2018年7月8日,2018光伏領袖峰會˙黃山光伏大會二十年紀念論壇在黃山新華聯豪生大酒店舉辦,一起光伏APP對論壇進行直播。通威股份光伏市場部總裁陳星宇介紹了通威漁光一體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經驗。

以下發言實錄:
通威股份光伏市場部總裁陳星宇:我代表我們整個通威和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終端電站在做的一些事情。作為整個前面的歷史我們不再回顧,整個來說我們531說的新政讓我們當時整個上海的SNEC展會在意猶未盡的情況下行業感受到了實際的寒意,因此震驚之余,我們通威作為行業的一員,如何迎接每天的太陽,如何真正響應能源系統以這樣的一個明確的信號,實現我們更早的平價上網的路做了一些思考。我們想整個光伏計算成本的時候,光伏發電初始投資相對高,后期維護的成本偏低,所以平價上網一個是降低初始成本,第二是提升發電效率,通威應用我們的商業模式做更多的連接和更多的延展。
我先介紹通威的產業鏈情況,通威從事30多年的水產養殖、水產飼料,水產的全產業鏈,打造綠色水產食品。
另外我們作為新能源這快,通威現在整個光伏產業鏈完整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在晶硅領域,這是我們多晶硅的企業,整個產能是2-2.5萬噸,所以這塊作為國家硅材料循環經濟綜合標準化的試點企業,我們整個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有想法的多晶硅的技術,我們的指標、能耗遠遠低于3月份工信部發布的光伏制作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版。
我們正在樂山和包頭新建各2.5萬噸的多晶硅,因此投產之后在今年年底我們就會達到7萬噸的產能,目前雖然說531新政但是沒有絲毫影響我們的近來進度,今天上午專家提到的整個龍頭企業仍然在按計劃推進我們的建設。
這是我們在中游的電池線,整個以制造端擁有電池線環節產能規模最大,出貨量最大,成本最低,開工率最高,到現在為止531后的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的電池線產能仍然是百分之百。2017年9月的時候,通威新投產了全自動電池線的智能制造的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也把通威的智能制造帶入了4.0的時代,整個來說我們去年年底的時候整個電池產生的16個GW,目前在成都和合肥還在新建3GW的高效電池線,到年底達到12GW的高效電池線的產能。
今年5月份我們和上海微生(音譯)和三峽資本共同合作成功研發了高效的SHJ的太陽能電池,并使用在我們效果規模的疊瓦組件上面,新興的疊瓦組建經過成都光伏質監中心認證,正面的儲能功率已經達到442萬,如果疊加80%以上的雙面的電池我們的組件功率會超過500萬,整個組件轉化效率超過21.7%。
這是終端電站作為整個的投資平臺,我們的開發、規劃、設計全投資流程,我們自己獨創了一個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綠色清潔能源,加綠色水產的商業模式,我們應用了1.0、2.0、3.0的多種養殖模式共同推進我們的產業,通威目前已經建成和正在建的規模達到1GW。
這是我們漁光一體推動我們在水產養殖規?;?,專業化,集約化,做到魚、電、環保的三豐收。
整個通威有30多年的養殖積累,因此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正確做漁光一體在進行了3-4年的積累,這樣數據的收集和實驗,這是我們的大致的介紹,在魚塘里面的養殖情況。這個是我們漁光實驗在草魚上的應用,這個也是對比的數據,通過科學的管控,下面的魚養殖超過增產增效超過50%以上。這個是多種套養模式的實驗。這是我們不同的品種和實驗的結果。
這個是2014年中科院水質生物所對于通威漁光一體的實驗進行了驗收,這個是2015年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和農業部的水產批發總站對我們的驗收。這是2016年四川省科技農業廳對我們項目的驗收。經過我們在前面三年的積累,到了2016年才真正開始做我們通威的漁光一體的實地打造和建設,這個是魚業產業園區的產業狀況。
整個魚業園區通過環保、高效的手段實現我們整個漁光一體的產業園,建光伏電站相對簡單,難的是水產養殖,難的還是高效綠色的水產養殖,所以通威是以水下產出安全的綠色的水產品的出發點,從養殖模式的設計到水源的處理,養殖過程的污染物的控制等整個養殖環節進行綜合的設計和管控,打造循環的養殖經濟鏈,杜絕魚塘里面的污染,產出一種綠色安全的水產品和水上綠色清潔能源的有機協同。
這個就是我們整個魚業養殖的365模式,3種魚,6大關鍵技術,和增效50%。這個是我們漁光一體和普通的漁光互補的區別,從整個捕撈、增氧、池塘的清理和環境污染、智能控制體現出來的區別。
這是漁光2.0養殖模式,實際上水面僅僅使用2%的養殖面積,進行一個標準的循環流水槽的改造,其余98%的面積作為水質凈化的區域,通過疊加我們的光伏區,采用通威的氣體水均衡增氧進行低碳,高效的水產養殖。
這個是3.0版本我們集裝箱式的養殖,在陸地直接架集裝箱的模式,采取的是封閉的再循環的方式,能夠擺脫自然水域對水產養殖的影響,他的養殖更可控,更科學,更高效一些。
整個漁光一體產業園規劃了漁業養殖區、作物區、觀賞區,達到多位一體的立體的開發,整個在我們的水產養殖實現了科學養殖的水產品,全程從瞄準到養殖到水環境,到上市、配送,實現健康安全的通威魚。
整個水產養殖我們清楚,一般就是2000-3000,養蝦5000-10000的效益,但是疊加之后配套的旅游和生態休閑,垂釣、餐飲整個效益可以提升達到5-10倍,華東地區水面面積非常多,我們養殖效益和光伏如果說征地是一個不理想的情況,這個是我們的綜合效益。通威大家看到我們在揚州的基地,這個是在安徽的基地,通威漁光一體的基地展示,整個漁光一體的基地遍布華東的一些區域。
我們在平價上網做了一些工作,我們在走的是543計劃。一般大家理解漁光一體一定會比地面電站更高,但是通過技術的改造,通過模式的打造,我們的漁光一體的成本和建設的效率相對地面電站更有優勢,這個是可以簡單看到,標準化的支架,合理的超配,雙玻組件,加大單位面積的鋪裝量,在630之前建設成本已經做到全建設成本,以后我們認為還是有充分的競爭力,而且下一步630之后平網電價大幅度下降,帶來整個系統成本上的有力的推動。
這個是簡單柔性的大跨度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32%。這個是我們通威漁光一體的開發模式,形成一個多輪互補的生態鏈網絡,同時發展我們現代漁業、冷鏈加工基地、苗種基地,形成循環的生態,這個也是產業體系。
這是我們介紹到的通威從5塊到4塊,到3塊5的時間結點和相應的節奏。我們認為到2020年大家可以預見包括領跑者基地大家都可以看到,下降是明顯,繼續的提升也是明顯的,整個來說明年乃至后年,3-3塊5的全建設成本,具備在大多數的地方平價上網的條件,在技術上、成本上已經具備這個條件了,我們電網的支持程度,消納程度能夠給予的支持,給予配合,當然平價上網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這個是今年在江蘇準備打造200兆瓦的領跑基地,致力于漁光一體的領跑者,平價上網的時代呼喚我們新的模式。通威以漁光一體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負責性的商業模式,助推整個光伏行業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這個就是通威通過漁光一體想打造的事情,也是為行業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