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展會取消后,企業傳播計劃如何調整?
• 如何把線上傳播做得更好?
美通社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傳播界的幾位資深人士,供大家參考(本內容排名不分先后)。
大型展會取消后,企業傳播計劃如何調整?
李國威,聞遠達誠管理咨詢創始人,前GE通用電氣中國品牌與傳播總監
我不認為疫情會改變營銷的基本面,就比如線上教育,如果線上課可以取代大學校園,也用不著等到一次非典或新冠肺炎,面對面交流仍然是溝通和說服的最有效方式。所以展會取消肯定會影響傳播效果,補救的方法簡單又復雜,就是把線上做得更好。
在線下可能引起轟動的事件,比如去年華為在巴展推出5G折疊屏手機,在線上發布也會引起反響,那么線上發布的形式、內容有什么不同,誰來發布,多少發布人、什么信息、什么渠道,都是必然的選項。
今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比較線上線下傳播的投入產出比,對于有些行業,比如汽車,動輒千萬的發布會如果轉到線上,同樣的預算投入對銷售和用戶心智的影響有何不同,或者怎樣更好地打出線上線下營銷的組合拳,也許被迫的嘗試可能引發新的突破。
營銷和傳播的基本面不會因疫情而變化,但是喊了多年的做精做細,今年必須落實。轉線上不是一個戰略,每個企業都在做線上,傳播的精細化運作才能形成你的競爭優勢。
王真,Trail Runner International上海辦公室的董事總經理,前《財經》雜志前國際和商業報道記者、奧美公關(上海)前高級顧問
2020年至少上半年,很多的國內外大型展會和論壇都會取消或者延后舉行,原定計劃的企業的新產品發布勢必會受到影響。但是正如二月開始中國人民的工作方式發生了變化,居家辦公、視頻會議、云端協作得到更廣泛的實踐;同樣,企業的新產品發布,也可以通過線上和云端來推廣,并且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技術,更好地捕捉到C端用戶的喜好和反饋,也算是不錯的marketing的嘗試。
沉浸體驗性和視覺性的需求,很多必須現場才能實現。尤其是設備和技術性的專業展會,是無法用線上完全取代現場的與工程師的互動。還有汽車展、航空展也無法完全搬到線上。所以,類似這種產品發布的傳播計劃只能延期。
魏曉,美通社海外傳播經理
當前背景下,企業基于對員工及公眾的健康和安全考慮,取消參加國際展會是比較明智的舉措。但企業對外傳播的步伐并不應該受到疫情影響而停滯不前,一方面通過持續的新聞發布從產品角度、企業角度、用戶角度、行業角度展現企業獨特價值。同時考慮把具備新聞看點的內容如新品發布、戰略發布等改為線上發布會形式,精準邀請相關記者參與。舉例IFA的國際記者發布會通過線上模式集合來自55個國家及地區的300多名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