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為介紹,儲能企業會受到生產和經營兩方面影響。
從對國企、央企、上市公司等企業來說影響較小,首先他們抗風險能力較強,其次儲能業務在這類企業占比較小,再加上儲能業務自身特性,項目周期較長,企業預留時間,另外有些大型企業的國際工廠也分擔了部分壓力。那么目前儲能對這類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復工方面,重點疫區廠區可能直接關停狀態,疫區員工對企業的全面復工造成不確定性影響。
對中小企業來說,影響相對較大,主要體現在企業經營和業務拓展方面。已簽訂項目肯定延期,對企業現金流的財務壓力和經營壓力是大的,另外對一季度可能存在的潛在用戶也面臨取消和延期的風險。
當然,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比如社保、稅收等對他們來講還是非常重要的。
劉為預計,疫情對儲能的影響主要在一季度,短期內現金流回款影響較大,但是對于全球的影響有限。企業也采取了措施,一手抓防疫,一手穩增長,確保企業逐步回歸到正軌上。在聯盟所做調查中,大部分企業對2020年儲能市場是偏樂觀的。在聯盟從國內外調研來看,2020年儲能會穩中上揚,市場整體表現會優于2019年。
疫情對光伏制造業的影響
2月14日下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王勃華也就疫情對光伏制造業的影響發表的觀點。“如果疫情控制形式未出現明顯好轉,下游電站建設不及預期,上游硅料等環節生產也會受影響,預計行業上半年的生產經營將受到較大影響。”
首先,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將會出現下滑,據王勃華介紹,多晶硅、硅片環節的產能利用率下滑幅度在70%-100%,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環節在40%-80%之間,原輔材30%-100%(背板較高)不等。如果疫情控制形式未出現明顯好轉,下游電站建設不及預期,上游硅料等環節生產也會受影響,預計行業上半年的生產經營將受到較大影響。
其次,全產業鏈運營成本將會提升,由于疫情影響,導致物流時間延長、物流車空返,海外清關滯留等現象發生,最終使得企業人工、施工、原輔材、物流、銷售、折舊、運營等成本大幅上升。王勃華表示:“若光伏組件漲價,下游電站投資成本也會隨之上漲,我國平價上網步伐將放緩,光伏發電競爭力將下降。”
最后,海外工廠運營與市場受到負面影響主要有三點:
1)企業生產無法達到預期,以及集裝箱檢疫周期加長且越發嚴格,企業海外訂單交付延遲情況嚴重,面臨丟單甚至訴訟風險;
2)對于擁有海外工廠的企業,由于主要原輔材料均以進口的形式自中國采購,而國內各原輔材料供應趨緊,物流不暢,導致海外工廠原料供應面臨困難,潛在運營風險較大
3)多個國家相繼取消了與中國的往來航班,中方人員限制入境,無法及時與客戶和合作伙伴見面,這對于海外工廠的運營管理和海外市場開拓都將是較大打擊。
【版權聲明】秉承互聯網開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注明來源生意社;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dana@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