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儲能資訊 ? 正文

            全球動力電池戰場“風起云涌”

            核心提示:全球動力電池戰場“風起云涌”
               近期,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表現平淡,但國際市場卻熱鬧非凡。
              
              一方面,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包括中外動力電池企業和主機廠紛紛攜帶最新技術和產品參展,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樂觀態度。另一方面,國際動力電池大單接連落地,包括中日韓電池領先企業都獲得了大額訂單,表明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升溫。
              
              技術方面,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79家中國鋰電企業組成了最大的外國特遣隊,向全球展示其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
              
              其中,寧德時代推出了全新的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臺、超級快充技術、超長電池壽命以及電池自加熱&BMS技術等硬核技術。另一家中國電池企業蜂巢能源也攜帶其全系列“高速疊片工藝”電池產品參展,并對外發布了其量產產品及戰略規劃。
              
              而在主機廠方面,括寶馬、奔馳、大眾、本田、MINI、蘭博基尼、拜騰、福特、現代、奧迪、長城、紅旗等均展示了旗下的新能源系列車型展出,這也足以感受到歐洲車企對于電氣化轉型的決心。
              
              在市場方面,包括寧德時代、松下、SKI等國際電池巨頭都在國際客戶開拓上取得積極進展。
              
              外媒報道稱,國際豪華車企保時捷正在與寧德時代進行談判,后者有望成為保時捷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近日還與戴姆勒卡客車公司簽訂了全球動力電池采購協議,為其旗下電動系列卡車提供可靠動力鋰電池。
              
              與此同時,戴姆勒集團宣布和一家中國軟包動力電池企業達成協議,將向后者采購電動車所需的鋰離子電池。后者還將在德國東部建造工廠,未來將向奔馳提供動力電池。
              
              外媒報道稱,豐田將在中國銷售的一些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中,使用松下的鋰電池。這些電池已安裝在豐田今年在中國推出的新款卡羅拉(Corolla)和雷凌(Levin)轎車上。據悉,豐田已經訂購了大約5萬套特斯拉同款電池。
              
              外媒報道稱,SKI已經被法拉利選為其SF90Stradale車型的電池供應商,該款汽車是法拉利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當中日韓電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接連獲得巨額訂單的同時,歐洲本土電池產業也開始了反擊。
              
              據德國媒體報道,繼今年4月法國與德國宣布成立歐洲首個研發和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財團后,歐洲第二個電池財團正在籌劃中。寶馬、巴斯夫、BMZ與Varta等德國公司將成為這個財團的成員。
              
              同時,大眾汽車與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AB宣布,計劃在大眾汽車的家鄉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特的一家新工廠聯合生產鋰電池。該工廠設計劃于明年動工建設,2023年底或2024年初開始投產。
              
              戴姆勒CEO稱,奔馳中國電池工廠將在今年年底投產。戴姆勒在北京建設的電池工廠總投資為7.4億美元,電池主要供應北汽新能源和北京奔馳車型,同時還將生產奔馳電動汽車。
              
              總體來看,近期國際動力電池市場風起云涌,中日韓和歐洲電池企業在不久的將來將展開激烈的競爭,爭奪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從供給側看,中國、韓國、歐盟正在全球形成動力電池“群雄爭霸”的格局。瞄準新一輪的產業發展機遇,中國上游產業鏈各環節企業也在謀劃就近配套服務,進軍海外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池企業作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開始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但能夠與國際電池企業直接競爭的企業還不多。
              
              同時,在全球化的市場角逐中,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除了在產品性能、價格上提升競爭實力,還應特別注重在質量體系,知識產權管理、法務、產品安全生產等環節與國際接軌。
              
              下面就來看看本周動力電池產業又有哪些新技術吧。
              
              1、國產高速激光極耳成型機“猛抬頭”
              
              隨著激光應用擴展和成本下降,五金模切機已逐漸被激光極耳成型機取代。
              
              激光極耳成型機,工作原理是激光光束聚焦能量,按照設定程序,高速切割電極箔材。切割過程中,還用到CCD拍照,光電傳感器檢測,等離子風刀除塵技術,能實現無耗材,速度快,切割質量穩定。此外,還可根據電芯工藝切出間距和形狀不同的極耳,設計靈活性高,適用于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電池。
              
              在激光極耳成型機開發方面,伴隨著國產鋰電設備崛起,替代進口效應日益明顯。國內主要有海目星、大族激光、炫碩智造、吉陽智能等。
              
              2、澳大利亞聯手日本研發新型固態鋰電池
              
              外媒報道稱,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宣布和日本化學品制造商Piotrek達成協議,雙方將合作研發固態鋰電池,計劃在未來5年內面向全球市場實現商業化落地,用于電子設備、無人機和電動汽車等領域。
              
              據了解,CSIRO將與Piotrek合作開發下一代鋰電池用固體聚合物電解質(SPE),采用CSIRO專有的RAFT(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聚合物技術和Piotrek的離子導電聚合物(ICP)技術。RAFT技術能夠擴展不同類型的電池通用性,并降低設備的組裝和制造成本。而ICP技術則使整個固態鋰電池性能更加穩定。
              
              3、NanoOne新涂層技術提升高鎳電池性能
              
              外媒報道稱,加拿大科技公司NanoOne正在推進該公司最新的鋰鎳錳鈷(NMC)創新技術,旨在使高能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耐用。Nano的最新創新技術通過保護NMC正極免受重復充電的壓力,從而提升NMC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
              
              “我們能夠在單個顆粒上形成保護涂層,這明顯不同于在較大顆粒簇上開發其他涂層。避免重復充電的應力導致大的涂覆簇破裂,從而為高鎳NMC電池提供額外保護。”
            分享: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