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儲能資訊 ? 正文

            儲能產業處于爆發前夜 上市公司紛紛入場

            核心提示: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國家各部委和省市政府發布了超過43條關于儲能產業的相關政策,涉及儲能規劃、儲能應用市場以及電池產業與氫能產業規劃和推廣政策。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國家各部委和省市政府發布了超過43條關于儲能產業的相關政策,涉及儲能規劃、儲能應用市場以及電池產業與氫能產業規劃和推廣政策。
             
              4月26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布協會發布《2019儲能產業應用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指出,2019/2021/2023年預計是中國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較為重要的時間拐點,預計到 2025 年,中國電化學儲能市場功率規模約 28.6 GW,以儲能工程項目作為計量,市場份額將達到 1287 億元,整個產業的市場規模具備萬億級市場潛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指出,目前國家提倡建設智慧城市,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必不可少,但目前由于儲能技術的限制,我國多個地方面臨風電、光伏的大量浪費,希望能建立起協調的管理機制,建立起一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應用和電動汽車的產業聯盟來解決問題。
             
              上市公司紛紛布局
             
              此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計劃在未來10年內完成“兩步走”,到2025年,使儲能產業實現規?;l展,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濟新增長點。
             
              2017年,國家能源局將東北、山西、福建、山東、新疆、寧夏、廣東、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試點。
             
              2018年,這些省份出臺政策鼓勵建設電儲能設施、以第三方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并分攤相應的補償費用,這是2018年儲能市場迎來“風口”,得以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在政策的刺激下,電池領域上市公司紛紛開啟儲能產業布局。4月2日,科士達發布公告,公司擬與寧德時代合作設立儲能合資公司,以求進一步強化和提升公司儲能產業鏈核心設備的生產及經營能力。
             
              億緯鋰能在2018年業績快報中指出,當前磷酸鐵鋰在儲能領域的循環壽命大幅增加,儲能的商業價值有所體現,億緯鋰能仍會繼續發力磷酸鐵鋰在動力和儲能領域的應用,將繼續擴產。
             
              作為目前國內儲能產業的頭部企業,目前南都電源已完成從上游材料到電池本體、新型電池技術研發、電池回收等多產業鏈延伸與布局,尤其是在用戶側儲能、電網側儲能以及國際儲能市場保持一定優勢。
             
              南都電源總工程師吳賢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很多人都說儲能產業迎來了爆發元年,但他看來目前還處于比較初期的階段,南都電源的儲能項目主要以鋰電為主,包括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并在燃料電池領域進行了研發。
             
              政策加碼 營利模式仍待探索
             
              目前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爆發,鋰電池的生產成本持續降低,在各項儲能技術中,以鋰電池為核心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也較為受到企業青睞。
             
              上述《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中國電化學儲能市場累積裝機功率規模為1033.7MW, 同比增長146%;中國電化學儲能市場累積裝機容量為3103MWh,同比增長127%。
             
              從技術路線來看,在裝機功率占比方面,磷酸鐵鋰儲能技術占比最高,高達 57.8%,其次是鉛蓄電池(25.5%)、三元鋰電池(10.8%);在裝機容量占比方面,鉛蓄電池占比最高,高達51.7%,其次是磷酸鐵鋰(37.0%)、三元鋰電池(5.2%)。
             
              但在蓬勃發展的背后,如何確保儲能項目可持續的收益成為關鍵。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指出:“目前,儲能的價值收益難以充分體現,很多儲能項目只能依靠短期調峰調頻及峰谷電價套利,但調頻調峰的補償機制不健全,峰谷電價套利依賴于電價水平,具有不確定性,是一種非可持續發展模式。”
             
              目前的儲能市場尚處于商業化初期,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經濟效益,如果不依賴政策補貼,儲能產業想要做到盈利仍需要不斷提高技術,降低成本。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國際部主任、副研究員柴麒敏認為,2017年國家出臺了《儲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電力補償服務的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開啟了比較好的儲能應用開端。但總體來說這方面的政策還是不足,需要進一步從立法、財稅、規劃、基建、交易、監管等各方面進行政策推動的可行性。
             
              劉勇認為,儲能產業要迎來真正的行業春天,就要把握好力度,保持政策制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國家層面要對儲能技術參與能源結構調整、建設模式、運營效率、電網安全性靈活性等方面進行系統規劃,建立儲能的產業規劃、配置結構、技術規范、管理規則等細則。
            分享: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