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S 2018以“儲能,即未來”為核心主題,匯集了來自國內外儲能行業超過800名商業領袖與技術專家,以及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共同聚焦儲能與光伏領域的先進商業模式和前沿話題,為與會者分享商業案例、交流先進技術。
主旨分享:2018 德國萊茵TUV儲能系統白皮書及全球市場調研報告
峰會現場,TUV萊茵大中華區太陽能服務總經理李衛春先生就《儲能白皮書及全球市場調研報告》發表了主旨演講。該白皮書于今年4月舉行的“2018質勝中國”活動上正式發布,是目前儲能行業權威性的參考資料。

TUV萊茵大中華區太陽能服務總經理李衛春先生就《儲能白皮書及全球市場調研報告》發表了主旨演講
白皮書詳盡說明了全球儲能行業概況、各國政策、儲能技術應用、商業模式、質量與安全、各國市場準入標準等,并對300余位行業人員進行了訪談,收集整理出業界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和意見。根據白皮書的披露,截至2017年,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175.4GW,年增長率達到3.9%。
李衛春先生表示:“白皮書對于整個儲能行業的發展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意義,全面囊括了相關政策、規定及資訊,值得被儲能產業的從業者借鑒。”
技術探討:電池安全發展儲能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儲能產業在政策支持下,儲能廠商、用戶單位和投融資機構相互聯手合作,合力探索覆蓋能源全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產業模式,加快市場商業化進程。與之相應,光儲充一站式項目逐漸成為中國儲能領域的新焦點。

TU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周邊設備戰略規劃經理盧江波先生從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視角為行業商業化進程提供新思路
那么,儲能電池認證的發展是否能推動行業商業化探索?峰會上,TU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周邊設備戰略規劃經理盧江波先生分享了儲能電池測試認證方面的最新要求,從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視角為行業商業化進程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內品牌通過TUV認證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開啟全球部署。
盧江波先生認為:“電池技術已相對成熟,它在儲能領域的應用也日趨多元化,但要全面普及乃至實現商業化仍有待市場認可。這將是一個去劣存優的過程。”
圓桌會議:儲能商業化探索至“臨界點”
在精彩的圓桌對話環節,李衛春先生擔任主持并對“儲能如何實現盈利的商業化探索之路”話題發表了真知灼見。李衛春先生指出:“發展速度的大幅提高取決于有無探索出適合相應市場的應用場景和盈利模式,初期的補貼政策對于儲能市場的啟動作用會很大,現階段制約儲能爆發式增長的關鍵點是成本、壽命和安全。”

李衛春先生主持圓桌對話,與專家一起探討“儲能如何實現盈利的商業化探索之路”
同時,根據他的觀點,全球對于新能源的布局為儲能應用帶來了很大空間,目前來說,國內的市場發展已到了一定階段,國際市場也相當成熟。儲能的應用場景主要有發電側儲能、電網側電力系統儲能、用電側商用儲能項目及戶用儲能、智能微電網儲能、分布式光伏+儲能等,就儲能的收益模式來說,主要有體現儲能的能量價值、容量價值和輔助服務價值等模式。
峰會圓滿落幕。作為全球領先的專業檢測認證機構,TUV萊茵在光伏產品檢測和認證領域已擁有近40年的豐富經驗。憑借覆蓋全球的服務網絡、深耕多年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先進的設施配備和完善的測試認證體系,TUV萊茵近年來幫助大量儲能企業完成了品質和技術的升級改造,并通過一系列的高附加價值服務助力他們重塑品牌,走向國際。
TUV萊茵技術服務涵蓋能源產業全產業鏈上中下游,在太陽能、儲能、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及設施等細分領域的產品品質、規范和標準都有豐富經驗和專業認知,能有效地將國外先進經驗與國內市場相結合,為企業提供銜接全鏈條、多領域的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