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市場 ? 正文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核心提示:近期,上海發改委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獎勵目錄》,共5553個項目符合條件,納入補貼目錄,分布式光伏項目與戶用光伏項目分別為335個(共132.71兆瓦)、5215戶(共33.26兆瓦);按照上海光伏補貼政策,個人光伏項目享受的補貼最高,達0.4元/千瓦時,連補5年!
               近期,上海發改委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獎勵目錄》,共5553個項目符合條件,納入補貼目錄,分布式光伏項目與戶用光伏項目分別為335個(共132.71兆瓦)、5215戶(共33.26兆瓦);按照上海光伏補貼政策,個人光伏項目享受的補貼最高,達0.4元/千瓦時,連補5年!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不僅是國內最早啟動光伏產業的地區之一,而且是國內唯一指定分布式光伏貸相關政策的地區。
              
              筆者發現,上海各級政府對于光伏行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非常大,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上海發改委共發布了8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獎勵目錄,獎勵分布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352.14MW,個人光伏項目裝機容量85.31MW。
              
              同時在2015-2018年,上海地區相繼出臺多項利好光伏政策,本文特擇取了近3年上海地區15項重點光伏政策進行集中呈現,供諸君參考探討。
              
              年上海地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獎勵目錄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上海地區重點光伏政策一覽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01
              
              上海光伏裝機量不理想的四大原因
              
              在如此多利好政策支持下,上海光伏市場發展現狀如何?從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光伏建設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市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為77萬千瓦,光伏電站裝機為4萬千瓦,新增光伏裝機容量19萬千瓦,光伏電站新增裝機為2萬千瓦,可以計算,今年上半年上海分布式新增裝機容量為17萬千瓦,這與同樣政府扶持力度大的山東(1251萬千瓦)、江蘇(1147萬千瓦)、河北(1070萬千瓦)等地區相比,相差甚遠,僅占山東光伏累計裝機量的6.2%!
              
              2018年上半年32個地區光伏裝機量明細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究竟哪些原因導致了上海地區光伏裝機量不理想,據筆者簡要分析來看:
              
              1、上海資源環境與成本的制約
              
              從上海資源環境與成本制約來看,作為國內最大的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芍^是寸土寸金,這與土地需求量大的光伏產業形成矛盾,換言之,上海稀缺的土地資源無法滿足光伏企業大規模發展,具有一定局限性。此外,在上海一線城市,商務成本非常高,比如勞動力成本、商品住宅價格等,都比江蘇、山東、河北等省份要高的多,這對于競爭激烈的光伏企業而言,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
              
              2、自主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據上海經信委出臺的《上海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回顧“十一五”發展時提到,彼時的上海太陽能產業存在的瓶頸與不足主要包括:一是自主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太陽能核心裝備目前仍主要依靠進口;二是國內外龍頭企業有待進一步集聚;三是總集成總承包有待進一步培育,隨著上海城市的發展,商務成本不斷上升,需要上海企業拓展融合項目投資、研發設計、產品制造、運輸安裝和運行維護的業務領域。
              
              3、光伏產業并未得到大規模應用
              
              在光伏應用方面,雖然上海各級政府對光伏建設工作十分重視,但由于上海地區建筑密度大、樓層高的特點,該地區的光伏建設并未得到大規模應用。據悉,當時有一些光伏示范項目還是值得業內借鑒交流。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園30000m²光伏建筑一體化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可達250萬kWh,每年可減少約2500噸CO²排放量、節約標準煤1000多噸,是當時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太陽能屋面。此外同年并網發電、總投資1.6個億的京滬高鐵上海虹橋站光伏發電項目也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建筑一體化光伏發電站。
              
              4、光伏產業鏈布局不夠完善
              
              從整個光伏產業鏈來看,上海光伏企業的發展落后于全國主要地區的光伏產業發展。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上海聚集了來自電池片、組件、漿料、逆變器等產業鏈36家光伏企業,僅為江蘇省光伏企業(238家)的15%,而多晶硅及鑄錠企業,上海幾乎是空白。
              
              02
              
              擴大光伏+交通推廣
              
              分布式、農光互補等是規劃重點
              
              以上僅闡述了上海地區光伏產業發展存在的部分問題。筆者認為,每個省份在光伏產業發展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難題,而近年來上海光伏所取得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531新政后,我國光伏補貼退坡成行業發展大趨勢。但上海市發改委能源處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上海將啟動新一輪光伏補貼地方政策修訂工作,同時也將研究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實施方案和抵扣制度,進一步推動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后期還將和市規土局等部門研究,探索推動農光互補項目。
              
              而筆者在在2017年3月上海市政府出臺的《上海市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獲悉,《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修訂出臺《上海市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等政策,截止記者發稿前,這兩項政策未有修訂更新,后續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同時《規劃》“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發展”章節中,著重提及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重點依托工商業建筑、公共建筑屋頂、產業園區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推進“陽光校園”等專項工程。積極探索農光互補、漁光互補、風光互補等多種開發模式。而“十三五”光伏總裝機達到80萬千瓦這一目標顯然是在2018年即可實現了。
              
              據上海節能減排中心副總牛剛在行業會議上介紹,上海光伏發電主要還是集中于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大概占到90%以上。據粗略估計,截止2017年末,陽光校園有20所,裝機容量約4兆瓦。
              
              而在今年6月上海發改委發布的《上海市2018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中透露,著力推進光伏、風電建設項目等建設,實現光伏項目新增裝機容量10萬千瓦;并提出,擴大可再生能源推廣應用,加大交通樞紐、郵政分撥中心、場站、停車場等交通設施光伏發電技術推廣。
              
              03
              
              上海“陽光貸”加速破解融資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融資成本在內的非技術成本在光伏發電成本的比例日益提高,如何實施綠色信貸從而降低可再生能源項目融資成本是目前行業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對此有必要在這里提一下上海發改委、財政局在2015年底出臺的“陽光貸”政策——《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陽光貸”有關工作的通知》。
              
              此政策依托上海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工作體系,通過行業融合、政銀合作和機制創新,降低項目融資信用風險和貸款成本,在全國率先建立分布式光伏金融創新和服務平臺,主要目的是解決中小微企業在分布式光伏建設中融資難的問題。據關注,政策出臺之初執行的并不理想,因為涉及到擔保公司、銀行,以及第三方評審機構。上海節能減排中心副總牛剛表示,后續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改進,光伏貸目前執行情況良好,已有上海銀行、北京銀行上海分行、興業銀行上海分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參與到“陽光貸”的工作中來。
              
              去年10月,由銀政企聯合打造的上海市首筆小企業分布式光伏“陽光貸”項目融資貸款在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成功落地,該筆業務提供了為期五年,金額450萬元的“陽光貸”項目融資,是滬上銀行業首次為小企業提供了用于新能源發電項目的中長期項目貸款。
              
              04
              
              太陽能出口競爭壓力日漸凸顯:
              
              印度與墨西哥市場呈兩極分化
              
              上海地區的光伏產業發展除了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之外,當然少不了光伏企業的助推。
              
              筆者條了解到,上海光伏產品主要以出口為主,近年來應用市場增速明顯。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上海海關關區出口太陽能電池237.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28.6%。其中, 外商投資企業出口超過一半,民營企業出口增長較快。
              
              從出口國家來看,此前最大市場印度出口量大幅下降,而對澳大利亞、巴西、東盟和墨西哥出口成倍增長。具體分析對比, 上海海關關區對印度出口太陽能電池48.9億元,下降27.4%,占同期關區太陽能電池出口總值的20.6%。同期,對澳大利亞、巴西、東盟和墨西哥分別出口24.9億元、20.6億元、14.7億元和14.4億元,分別增長1.1倍、1.2倍、2倍和8.3倍。
              
              筆者關注到,印度出口量的下降也是由于印度對我國光伏產品加征保障性關稅所致,其將抬高國內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終端售價,從而增加電站建設成本,抑制市場需求。這也就意味著,印度市場需求下降,將進一步加劇我國太陽能出口競爭壓力。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2018年中國光伏產業年度報告》中顯示,2017年上海市電池產能約近2GW,包括上海航天機電、上海艾克力、上海尚德;組件產能約3.3GW,包括上海晶澳、上海比亞迪、中電電氣、上海山晟、上海艾力克。在應用市場上,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225MW,截止2017年底,上海累計光伏裝機容量約580MW,其中戶用光伏電站并網近2萬戶,增速明顯。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上海市聚集了來自光伏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共計36家光伏企業。(文后附詳細企業名錄)
              
              上游企業:硅片企業2家,漿料企業6家,組件封裝膠膜企業1家;
              
              中游企業:電池片企業3家,光伏焊帶企業2家,接線盒及連接器企業1家,光伏背板企業3家;
              
              下游企業:晶硅組件企業8家,逆變器企業3家,支架企業3家;
              
              05
              
              重視光伏技術研發:
              
              “十三五”將加快,電池技術示范應用和產業化
              
              另外,一直以來上海地區還十分重視光伏科技研發。據悉,上海地區從事光伏行業研究的科研機構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上海地區研究機構一覽
              
              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高興宇課題組開發出一種新型鈣鈦礦薄膜表面鈍化工藝,極大減少鈣鈦礦薄膜特別是其表面的微小缺陷,大幅提升甲胺鉛碘(MAPbI3)基器件的光電效率達到19.94%(目前報道的甲胺鉛碘器件最高效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該領域國際權威期刊Nano energy (2018, 48, 10-19)。
              
              同時,上海地區在微電子設備方面有著很好的基礎,為電池組件新技術裝備的研發提供了條件,主要的設備企業有上海森松(多晶硅還原爐設備)、漢虹(多晶鑄錠爐與多晶爐)、日進機床(硅錠加工設備)、理想新能源(鍍膜設備)、凱世通(等離子注入機)和申科(組件設備)等公司。
              
              《十三五“能源”規劃》中也強調,要推動高效晶硅電池開發,加快染料敏化電池、柔性薄膜電池及組件的示范應用和產業化。尤其要進一步加強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的研發力度,繼續開發基于DSSC的實用新產品,拓展應用,重點打造示范工程,推動產業化。
              
              筆者了解到,DSSC是一種低成本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公共服務領域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對于DSSC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其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將大有可為。
              
              06
              
              上海地區資源概況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從上述文中不難看出,諸多因素影響著上海地區光伏市場的發展。那么,從該地區資源本身而言,其現狀如何?筆者在文章最后一部分進行簡要闡述。
              
              工業生產現狀
              
              據《2017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0133.86億元,比上年增長6.9%增速與上年持平。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0%。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943.51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制造業增加值2262.64億元,增長8.1%。
              
              光照資源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重慶地處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
              
              上海電價
              
              根據上海市物價局2018年6月28日發布的《上海市物價局關于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工商業電價的通知》,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調整到16%,本市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降低0.77分錢,鐵合金、燒堿(含離子膜)用電、下水道動力用電價格不作調整,以上政策措施自2018年5月1日起執行。
              
              折后綜合電價測算邊界條件:
              
              自用比例:90%;
              
              EMC能源合同管理里的電價折扣:9折。
              
              測算后上海折后綜合電價為:0.67125元/KWh。
              
              附:上海地區企業名錄
            上海光伏市場簡析:15項利好政策、436.45MW光伏項目已獲政府扶持、分布式與農光互補等成規劃重點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