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熱發電 ? 正文

            光熱發電技術應用于新型脫碳技術,你了解嗎?

            核心提示:作為唯一可同時實現友好并網與有效調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近日有新研究表明,光熱發電技術將在全社會“脫碳”經濟中進一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不僅自身“減排”,更能夠與氨基酸共同發力,實現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儲存。
               作為唯一可同時實現友好并網與有效調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近日有新研究表明,光熱發電技術將在全社會“脫碳”經濟中進一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不僅自身“減排”,更能夠與氨基酸共同發力,實現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儲存。
              
              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人員發現,從空氣或煙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后,可采用新型氨基酸類化學物質將其進行“轉移”。隨后,在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提供的120攝氏度的溫況下加熱,CO?與胍化合物可共同結晶為碳酸鹽形式。通過這種方式,CO?得以實現永久性地儲存。
              
              ORNL新發布的相關論文指出,在上述過程中,通過液相吸附實現了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捕獲,并利用聚光太陽能提供的熱能實現了結晶體對二氧化碳的封存。
              
              論文主要作者Radu Custelcean表示,為了提高CO?吸收率,需增加含有胍化合物的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他們引入了氨基酸配加濕罐的解決方案。商業用氨基酸在加濕罐中溶解之后,與空氣接觸面加大,CO?的吸收率提高,隨后利用胍化合物與CO?結合變成晶體。晶體“晶解”后,胍化合物可重新逸出,得以循環利用。
              
              補充表示,即便“結晶”過程只需要120℃的溫度條件,但要封存1公斤二氧化碳仍需消耗5000~6000千焦能量。在整個操作過程中,不需要提供完整的光熱發電裝置,僅需槽式集熱器模塊即可完成。
              
              目前,該技術剛剛脫離試驗階段,瑞士Climeworks是為數不多的致力于將其商業化推廣的公司之一。 去年底,該公司宣布已經研發出世界首個實現商業化的大氣二氧化碳捕捉設備。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