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中國監管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由于政府推遲補貼分配,寧夏西北地區的許多項目難以維持運營,甚至可能面臨破產。與此同時,該地區的一些項目開發商被迫接受高利率貸款,以勉強維持發電廠的運營。
該報告呼吁寧夏地方政府對產能部署和補貼分配實施更嚴格的監管,以防止破產的發生。監管機構指出,盡管中國部分地區實現了光伏平價上網,但寧夏的風電、太陽能發電以及輸電成本非常高,無法與煤炭競爭。
為政府支持的項目提供補貼的原因是中國光伏(PV)容量的快速增長。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對分布式發電項目設定了10GW的上限,并出臺了新的政策,在2017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創紀錄的53.06GW之后,于2018年下半年削減光伏上網電價(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