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間,漢能薄膜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4.15億港元,同比增長 615%;凈利潤73.29億港元,同比增長30倍。
漢能薄膜稱,業績大幅上升主要源自上游分部簽訂的多個產業園項目與新增客戶,實現裝備產線的大量交付。
漢能薄膜還在中報中表示,與漢能控股及其聯屬公司的關聯交易已降至零。
根據2017財年業績報告,漢能薄膜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1.47億港元,同比增長約37%,其中,關聯交易收入為10.63億元,約占總收入的17%。
漢能薄膜的主營業務分為“上游”和“下游”兩部分。上半年,上游和下游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3%和7%。
上游業務主要包括薄膜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裝備,生產線的研發、設計、銷售和交付,并提供相應技術服務。該分部上半年收入為190.84億港元,同比增長十倍。
漢能薄膜表示,上游業務的貢獻主要源自地方政府和第三方客戶。2017年起,漢能薄膜與多個移動能源產業園訂立了大額設備及服務銷售合同,提供薄膜太陽能裝備及產線的一體化“交鑰匙”解決方案。
今年上半年,合同項目的裝備及產線進入大量交付期,綿陽產業園、大同產業園及淄博產業園等項目,實現階段性交付,并已收到回款。同時,荊州順佰、成都華豐源、南京易能等第三方客戶及新簽產線也貢獻了業務收入。
按照漢能薄膜的解釋,移動能源產業園,指的是地方政府發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對薄膜太陽能等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積極布局。
漢能薄膜的下游業務面向終端消費市場,截至6月30日,取得約13.3億港元收入,同比增長17.9%。
在今年4月舉行的漢瓦系列新品發布會上,漢能薄膜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張彬透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漢能將密集推出一系列新品,包括“漢傘”、“漢墻”等產品。
自2015年7月至今,漢能薄膜遭香港證監會調查并強制停牌已超過三年。
根據香港證監會要求,漢能薄膜復牌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李河君及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不會就取消董事資格令提出抗辯;二是該公司需刊登一份披露文件,提供其活動、業務、資產、負債、財務表現及前景的詳細資料。
關于復牌的最新進展,中報顯示,第一個復牌必要條件已在去年完成。至于第二個復牌必要條件,漢能薄膜已將披露文件提交至證監會,目前正在就證監會對披露文件提出的問題及關注事項回應解答;之后將提交到證監會審批,證監會根據證券市場上市規則考慮復牌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