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的統計,41家光伏上市企業發布了2018年中報??傮w來看,近7成的企業在對外披露的財報中稱,其業績受到531新政的影響,且出現明顯波動。
據分析,41家上市企業中,11家企業在凈利潤方面出現了同比負增長,其中向日葵、航天機電虧損嚴重,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分別達到-1.94億和-1.75億。在實現了凈利潤正增長的30家企業中,正泰、特變、隆基、中天、通威的絕對增長值遙遙領先,分別達到了17.83億元、14.25億元、13.07億元、10.61億元和9.19億元;
此外,從41家企業總體營收情況來看,28家企業的營業額實現增長,中環、科華恒盛、京運通三家企業的營收增幅超50%,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13家同比負增長的光伏企業,降幅較大的為向日葵、芯能科技、拓日新能,分別為-48.07%、-45.66%及-41.59%。
與此同時,23家企業在財報中披露了光伏業務領域相關的詳細業績數據報表。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到,2018上半年這些企業在光伏領域細分業務中的總營收為419.98個億,但是近6成的企業在其領域出現了明顯下滑。當然較為樂觀的是,部分企業的光伏業務獲得較為喜人的成績,陽光電源的光伏電站發電業務、協鑫的電池片業務及亞瑪頓的太陽能組件業務、拓日新能的光伏太陽能玻璃業務與同期相比,均超1倍之多,尤其陽光電源的光伏電站發電業務,幅值達到261.54%。
各光伏上市企業也在其財報中對2018年上半年業績變動的原因進行了交代,從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分析來看,各企業業績出現波動的原因主要在于6大點:政策性風險、市場競爭加劇及毛利率下降的風險、市場競爭風險應收賬款風險;匯率波動風險、電價變化風險、國際貿易保護風險。出現虧損的企業,其主要原因包括:531新政后使得光伏設備產品銷售單價下降,成本控制進度落后于市場產品價格下降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