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青島薩納斯新能源正式進軍光伏領域,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軟件產品和大數據平臺,為光伏行業客戶量身定做光伏電站運維的解決方案以及為客戶提供信息化咨詢服務和技術服務。目前,由薩納斯提供運維服務的光伏電站遍布山東、陜西、寧夏等29個省市區,容量累計超過3GW,服務類型涵蓋地面電站、農光互補電站、屋頂分布式光伏以及光伏扶貧等。
薩納斯市場總監陳國慶在接受光伏們采訪時表示,在光伏電站運維方面,薩納斯的優勢一是以大數據為技術背景的軟件平臺,通過線上的光伏數據來引導線下的運維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時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二是定制化服務特色,除了全面托管的方式外,薩納斯還提供技術咨詢、培訓等服務,充分滿足客戶的要求。
運維的價值:數據、服務與專業化
隨著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規模性爆發,又給運維工作提出了挑戰。“分布區域散,屋頂運維的危險性高,給組件清洗等基礎的運維工作帶來了難度。同樣20MW的光伏電站,地面電站可能需要配備5-6個人即可,但分布式電站,以工商業屋頂為例,會因為分布在6-7個屋頂上而需要12-15個人”,陳國慶解釋道,所以,越是運維難度高的光伏電站越需要專業的運維服務公司。
在為超過3GW光伏電站提供運維服務之后,薩納斯已經可以更好的運用運維數據的價值來為客戶提供方案。陳國慶介紹道,不久前,薩納斯與國家電投山東分公司簽訂了運維服務協議,為其在山東區域內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服務。如果按照傳統的運維配置方式,這總容量不足20MW的十幾個光伏電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薩納斯借助其在山東省內遍布的運維服務網點,可優先將數據接入之前建好的數據平臺中,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經濟、更有效的運維方案。
通過線上的運維數據來指導線下的運維工作,這是由傳統運維方式走向智能運維的第一步。陳國慶舉例說,通過線上數據平臺收集的設備運行數據,總結規律,例如可以從匯流箱的運行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人工現場檢修,這樣既可以有效的提高運維效率,同時也節省了不必要的人力支出。
“再比如,我們內蒙古的一個20MW電站,通過新增設的電站健康度的評估方式,在環境溫度、平均輻照等基礎參數相同的標準下,僅一個季度就可以明顯看出故障排查及修復的提升。從前兩季度平均為84.57%,第三季度升至93.82%,發電量相應提升10.93%。通過后臺故障修復時間及故障分析,現場故障排查實時率提升90%,故障修復率提升30%??梢娭悄芑撬_納斯堅定不移走下去的方向”,陳國慶補充道。
通過專業的運維服務,在保障光伏電站資產安全的同時,還可以至少提高3%的發電收益,陳國慶認為,盡管目前市場上從事運維服務的企業層出不窮,但不專業的公司只能損壞合理的市場的秩序,并不利于運維市場的健康發展。
深入光伏扶貧運維服務,市場仍需行業共同培育
日前 ,國家能源局發文要求光伏扶貧電站以每個300Kw的村級扶貧形式建設,這無疑加大了這一類電站的運維難度。面對扶貧電站分布散,類型眾多,不方便管理的特點,薩納斯在扶貧集控及數字化監控管理中先行一步,為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量身開發了扶貧電站專屬系統,定制了集中監控運營平臺,并在日常巡檢、遠程診斷、故障預警及維修方面以“安全第一、少人值守、責任到人”為原則,發揮線上、線下互聯優勢,力爭發現時間最短、修復故障最快、遠程調配最優,以優質的技術服務為光伏扶貧電站保駕護航。
在光伏電站運維領域踏實前進的薩納斯依然對這個細分市場中的一些不良競爭現象感到無力,作為運維服務領域的“老兵”,陳國慶感慨道,曾接觸過一個客戶,剛開始的時候無論如何不愿與運維企業接觸,因為他之前被一些不專業的運維企業“忽悠”過,電站托管之后,發電收益并沒有變好。
陳國慶呼吁,光伏電站運維市場正在從傳統的運維方式走向智能運維,在這個還不夠完善的市場中,需要行業一起維護,讓業主認識到運維的價值與意義,由此市場才能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