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縣縣長李鵬舉介紹,之前在貧困村建設分散式光伏扶貧電站成本高,維護難。這128座光伏扶貧電站在建設模式和技術方向上實現了創新,通過異地聯建、逐村報建、分表計量、統一送出、整體運維等方式成功破解了電網改造難、項目選址難、運營維護難三大光伏產業扶貧難題。同時,在電站建設模式、融資模式、新產品新技術應用、土地利用與綜合效益四個方面進行創新示范,最終達到了“發電效益和扶貧收益的雙增加”和“投資成本減少”的效果。

6月23日,張北縣128座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異地聯建項目正式并網發電。
截至目前,張北縣已并網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4座、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160座,加上將于6月30日并網發電的最后14座村級電站,光伏扶貧電站總規模達到26.5萬千瓦,年電費收益超過9000萬元,張北將實現光伏扶貧貧困人口全覆蓋。
目前,張北縣已建成32座村級電站累計收益1159.2萬元,集中式電站取得收益660萬元。光伏扶貧收益已覆蓋3625戶重病重殘及無勞動能力的深度貧困戶,每戶每年補貼金額不低于3000元;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提供垃圾清運、治安違建巡防等公益性崗位,每人每年工資1000至3000元。2017年,張北縣實際發放光伏扶貧收益526.67萬元,全面覆蓋366個行政村的22186戶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