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半年630光伏搶裝潮的落幕,整個光伏市場都處于一片迷霧之中。關于接下來的道路如何走,成為了光伏產業鏈上很多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近期,陽光電源市場總監張彥虎博士接受了媒體專訪,對于陽光電源如何看待光伏市場以及準備如何進行市場布局、產品布局做了深度解讀,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一定參考意義。
記者:今年630后,在競標中屢屢報出低價來,從一個多月前的每度0.61到上個星期的每度0.52,可以說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我們很多行業人都感到寒冬即將來了。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國內逆變器行業的“冬天”即將來臨?
張彥虎:是的,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唱衰光伏市場的言論,特別是今年領跑者項目增加競價上網后,有人擔心光伏行業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這些觀點我是不認同的。
國家推出領跑者項目的是通過使用先進技術達到降本增效目標,同時國家減少政策補貼,以市場的手段實現平價上網。以電站為例,要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點就是度電成本的降低。其受投資成本、運維成本和發電量三者影響,而不僅僅是投資成本決定。如果電站使用劣質的設備,初始投資是比較低,但是每年的運維成本高、發電量低,度電成本反而上升。
如果非說國內逆變器的“冬天”即將來臨,我認為需要在逆變器前面加個定語——劣質。如果(劣質逆變器的)冬天來了, (優質逆變器的)春天還會遠嗎?
記者:現在儲能市場方興未艾,像天合、晶科、協鑫也都開始布局儲能市場。而陽光電源是比較早進入儲能市場的,去年陽光電源就和三星SDI株式會社共同投資組成新的公司了。那么,貴公司是如何看待儲能業務的?
張彥虎:在2011年,儲能一詞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出現,首度將儲能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棄風棄光”問題不但未能有效解決,反而隨著今年裝機容量的上升,成為阻礙我國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頑疾”。2016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平均棄風率高達21%,全國光電平均棄光率19.7%。
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將支撐起中國約80%的發電量,由于發電和用電的不同步,導致電力損失將更加嚴重。通過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可以照顧到各類用戶不同的用電規律,把不能消納的電力儲存起來。當用電高峰到來時,從電力儲存設備中釋放電力,緩解用電需求,達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儲能系統還可充分發揮發電、供電和用電設備的潛力,節約電力建設投資,最大限度地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用電需求。未來儲能的作用在電力系統中越發重要,其市場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
記者:在業內陽光電源集中式逆變器可算獨樹一幟,而組串式逆變器“發聲較小”。從產品推廣策略上,你們有意有失偏頗?還是因為組串式逆變器的市場競爭激烈?
張彥虎:在研發和推廣上,陽光電源集中式和組串式二者是齊頭并進的。近期我們一系列的推廣策略就圍繞著“因地制宜科學設計”展開的,就是針對不能場景,推薦不同類型的逆變器,以發揮其最大功效,幫助客戶提高收益。
陽光電源從2002年生產第一臺組串式逆變器,到2014年出品效率突破99%組串式逆變器,以及不久前發布的國內功率最大的組串式逆變器,從技術水平來看,在當時均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我國早期光伏電站類型主要是集中式電站,而我們陽光電源的集中式逆變器在當時市場占有率非常高,品牌也深入人心。
而近年來,隨著光伏電站場景復雜化,組串式逆變器的優勢逐漸顯露。同時也有一些新的廠家加入,一方面技術參差不齊,不斷出現一些偽先進技術擾亂視聽;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部分廠家為了宣傳,故意夸大數據,導致整個市場的信息的混亂,不是我們“發聲較小”,而是“雜音太大”。
但是從長期來看,誰的產品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收益,誰就受市場歡迎。印證那句老話:“等潮水退了,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記者:近期很多媒體報道了陽光電源發布新品1500V組串逆變器,這意味著陽光電源出品的逆變器全面進軍1500V。1500V與1000V相比到底有什么優勢?其前景又如何?
張彥虎:相比1000V,1500V系統可接連更多組件,提高直流側電壓,最大可能降低系統損耗。同時可明顯減少線纜使用數量,也節約了線纜的鋪設費用。1500V系統,一方面節省了電站的投資成本,另一方面減少了電能損耗,提高了發電量,增加了發電效益。
從國家“領跑者”項目的指導綱領可以看出,降本增效、平價上網是光伏系統的發展方向。而我們設計1500V系統理念就是提高系統效率,降低度電成本。
1500V是先進技術,不是新技術。1500V在國外已經有很多應用案例,根據IHS數據表明在發達國家1500V的應用很廣泛,其中美國今年裝機量占比將近30%。預計到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中使用1500V系統的比率將達到25%。
我們國內也有很多應用案例,1500V系統收益有明顯的提高,很受業主歡迎?,F今,由于市場對于1500V技術的了解較少,隨著“領跑者”項目的不斷深入,在未來的3-5年中,1500V一定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