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場鎮傘水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同季。平均氣溫在11.5~17.5℃之間。全年1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年溫差在21~23℃之間。無霜期在280天以上,日照年平均1053——1277.5小時,全年總輻射量為3754兆焦爾/平方米,在光伏發電的建設上有著先天的優勢。于是蘇遠清就與傘水村村委協商發展光伏發電項目。
“村里的貧困戶文化程度較低,加上有些是因病、因殘致貧,欠缺勞動力和技能,光伏發電項目采用‘村集體經濟+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因此我們就用這個項目帶動這些貧困戶發展。”蘇遠清說,項目建成后,每年扣除維修管理等費用,至少有6.65萬元純利潤。
傘水村委會與貧困戶簽訂協議,34戶貧困戶將量化到戶的68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入股村集體經濟,用于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實行收益分成,每年利潤的70%用于受益貧困戶分成,20%用于村組公益事業,10%用于提高民選村組干部的待遇。
“這個項目年均發電量約為8.76萬度,按標桿上網電價年均可收益約7.45萬元,電站可持續收益25年,總收益186萬元??鄢磕昃S修管理費8000元,每年受益貧困戶34戶,戶均年收益1370元;村集體每年增收1.33萬元,這樣既解決了貧困戶脫貧問題,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在一旁幫忙進行驗收的傘水村黨支部書記鄧福猛解釋道。
光伏發電項目總規模80千瓦,總投資82.3444(財政扶貧資金68萬元,企業捐助14.3444萬元)。項目建成后利用太陽能每年可產生再生電力能源8萬度,不但節省大量消耗性能源,還能避免環境污染,無噪音,對保護生態,改善環境,促進生態旅游都有重大意義。
據悉,該項目是綏陽縣第一個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于今年1月并網發電,目前總計發電量約為1.3萬千瓦時,收益約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