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工程 ? 正文

            福建大田光伏扶貧顯成效 貧困戶有了“陽光收益

            核心提示:今年55歲的林純聽是大田縣吳山鎮梓溪村人,國定貧困戶。2013年,他突患腦溢血,身體偏癱,去年1月,妻子又因車禍致全身多處骨折,夫妻倆都失去了勞動能力,還欠下10多萬元的債務。
               看著家門口的太陽能電表閃閃發亮,林純聽的心里也暖暖的。
              
              今年55歲的林純聽是大田縣吳山鎮梓溪村人,國定貧困戶。2013年,他突患腦溢血,身體偏癱,去年1月,妻子又因車禍致全身多處骨折,夫妻倆都失去了勞動能力,還欠下10多萬元的債務。
              
              光伏扶貧讓林純聽有了“陽光收益”。2016年,他貸款5萬元在自家閑置空地上申請安裝了光伏板,每千瓦時電以0.98元的價格出售給國家電網,一年下來收入達7480元,加上低保等政策補助,實現了脫貧。
              
              2016年,大田縣在全省率先實施光伏產業扶貧項目,至2017年底,光伏扶貧已覆蓋全縣86.8%的貧困(空殼)村和65%的貧困戶,年發電收益達到733.91萬元。
              
              “借光”脫貧點亮小康
              
              沿梓溪河河畔而建的千米光伏發電長廊上,寶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這是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它讓原本雜草叢生的河邊小道,成為貧困戶的“致富路”。
              
              今年初,在吳山鎮光伏扶貧產業園舉行的光伏扶貧首發式上,梓溪村14戶和林純聽一樣原先靠“輸血”為生的貧困戶,領到了他們在自家屋頂建的光伏電站的首筆“陽光收益”。
              
              和貧困戶們笑得一樣燦爛的,還有這個貧困鄉鎮的干部們。
              
              這個500千瓦光伏扶貧產業園,投資363萬元,由鎮里和2個貧困村以及21戶貧困戶共同入股。年可促進鎮增收30萬元、村增收4.5萬元、戶增收7000元。
              
              “取之不盡的太陽能,讓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有了長期穩定的‘陽光存折’。”梓溪村黨支部書記林芳梓高興地說。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田縣,是我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15年,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34個、空殼村38個,貧困人口2846戶8524人。
              
              “貧困戶中無勞動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人員比例大,貧困(空殼)村、貧困鄉的‘造血’功能嚴重不足。為此,在本地供電公司的支持下,我們把投資小、見效快、可持續的光伏扶貧產業作為扶貧開發的主攻方向。”大田縣縣長林金龍說。
              
              針對地少田小狀況,全縣探索推出“房光互補”“農光互補”“地光互補”等多種建設模式,對于不適合安裝分布式光伏設備的貧困戶,采取在日照時間長的村部、學校屋頂,種植養殖基地的大棚,荒草地、廢棄礦山等集中建設,實現光伏用地節約化、集約化。
              
              此外,還將光伏產業與美麗鄉村、休閑旅游、水源保護相結合,形成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共贏局面。
              
              在閩江上游的大田縣武陵鄉,沿著河道蜿蜒近3公里的綠色休閑光伏長廊,不但成為這個貧困鄉的“聚寶盆”,還將沿線的農場、景點串成線,帶動了美麗鄉村游。
              
              市場運作多元幫扶
              
              “2017年,光伏扶貧上網電量7846千瓦,補貼金額4604元,售電金額3085元,合計收入7689元。”吳山鎮際頭村因殘致貧的省定貧困戶蘇立諒家中的大廳墻壁上掛著兩塊牌子——除政府部門的《幫扶聯系卡》外,還有國家電網的《服務光伏發電聯系卡》,上面清晰地留有供電所“幫扶負責人”的姓名和電話。
              
              “一有故障,打電話人就來,共產黨員服務隊還每周深入扶貧光伏發電項目巡查,提供免費運維服務。”吳山鎮黨委書記黃永強說。
              
              為了讓更多貧困戶能夠充分享受到“陽光雨露”,大田縣成立光伏產業扶貧領導小組,并構建鄉鎮負責、部門配合、市場運作的多元幫扶格局,便民定心。
              
              光伏項目雖然投資小、見效快,但對于貧困人口來說,資金仍是瓶頸。大田縣政府授權縣金鳳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1.2億元的貸款,利息低、期限長。由各鄉(鎮)成立光伏發展公司、扶貧開發貸款擔保公司開展擔保貸款業務,建檔立卡未脫貧的貧困戶可申請5萬元以內、貧困村和空殼村可申請30萬元以內、市級貧困鄉可申請200萬元以內貸款擔保額度。頭5年政府貼息,之后每年收入一半用于還貸。
              
              并網發電與電費結算,是光伏扶貧工程的關鍵環節。去年,供電公司調整1750余萬元經費,為全縣18個鄉鎮增加變壓器、架設線路、安裝電表,“光伏扶貧項目在哪里,電網升級改造到哪里”。
              
              光伏設備出了問題怎么辦?這是貧困戶最擔心的問題。對此,縣里采取購買服務形式,市場化運作,由中標企業負責發電設備供貨、安裝、調試、日常維護、技術培訓、設備維護工作,并提供15年免費維護和整機14年的財產保險,讓貧困戶無后顧之憂。
              
              針對一家一戶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存在著人工維護成本高、耗時大問題,縣里還引入企業建立光伏電站監控云平臺,通過PC端、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可實時監測電站運行、查詢發電收益情況,確保光伏電站發揮最大效益。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