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日的主論壇環節,組委會公布了十大優秀清潔能源示范項目評選結果。本次評選旨在鼓勵清潔能源行業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步伐,通過示范項目帶動一批清潔能源項目的建設和應用。針對此獎項的評選,組委會首次采取專家評定和公眾投票相結合的多維評選形式。在網絡和微信投票結束后,組委會組織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等機構的權威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根據前期中央媒體走訪團調研清潔能源企業的具體情況、推薦的企業資料以及網絡投票的結果投票評定。中利集團的“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項目因其創新價值和示范意義而榜上有名。
中利集團創新研發的“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項目,突破了傳統的農業光伏僅能用于喜陰作物和養殖業,成功實現了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在光伏板下的機械化耕種。此創新項目填補了全球行業空白,獲得20多項發明專利,榮獲2016年“中國三農十大創新榜樣”獎。
“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項目在技術上有很多首創之處,科學合理地將光伏支架抬到4米以上高度,光伏支架樁距達到10米以上跨度,采用單板組件安裝、傾斜度等創新技術,既能滿足大型農業機械化耕種,又能滿足光伏下面農作物的太75%以上太陽光照。在這種創新模式下,光伏建設不改變農田性質,既為光伏產業找到了土地瓶頸的新突破,又提高了農業畝產和農民增收。
此外,中利集團“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項目,利用光伏大數據智能云中心自動監控系統,實現了現代化設施智能化監控管理。智能系統自動分析環境溫度、土壤濕度、農作物缺肥等時效信息,通過安裝在光伏支架上的噴淋系統,實行自動噴淋、噴灌、施肥;同時,創新了太陽能滅蟲燈、除四害儀器等智能系統,實現了“智慧農業+無公害農業”。創新的力量,讓智能光伏與科技農業實現了深度融合與發展。
作為全球首創的中利集團“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項目,在光伏+應用領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規?;茝V價值。2016年10月,中利集團“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項目,規?;茝V論證會在江蘇舉行,由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農業部、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農科院等17個部委辦專家出席論證會。專家論證組認為中利集團闖出了一條多方共贏、利國利民的新路徑,具備在農田上應用和在扶貧項目上重點推廣的條件。
3年來,中利集團不斷將“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模式進行推廣和實踐。目前集團已在青海、寧夏、山東、江蘇等地共建設了多個農業光伏示范基地。這些項目在光伏發電收入的基礎上,還實現了特色農業收益,開拓了農業光伏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