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發行人的綠色債券發行總量約300億美元(包括境內和境外)。2017年,中國在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總量中的比重從2016年的38%降至23%。盡管發展有所放緩,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國。不過,如果算上非債的融資工具,特別是綠色資產支持證券(GreenABS),美國則是2017年的最大發行國。
《彭博新能源財經綠色債券指南》,制定了一套符合ICMA的標準,對全球綠色債券的發行情況進行追蹤,并最終統計出約300億美元總量。不過,我們的統計結果不包括部分在中國被標為綠色債券,如煤炭清潔利用、收益并非100%用于綠色項目的債券等;也不包括綠色ABS及未披露信息的私人配售。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我們的統計結果與中國386億美元(約2510億元人民幣)的官方統計結果有一定出入。
國有企業(SOE)繼續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在境內綠色債券發行總量中的比重達94%。同時,在2017年發行總量中,非金融類發行人的占比已從2016年的15%上升到25%。發行量最高的機構是北京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主要綠債投資者*包括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證券、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詳細的十家投資者及持有總量在英文報告中)。
2017年,在中國非金融類實體的綠色債券發行中,低碳能源項目(包括風電、天然氣、生物質能和水電項目)的比重為大約45%,與2016年相仿。有趣的是,過去兩年中,光伏并不是中國綠色債券融資的主要目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