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某政府領導解釋,“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指的是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并不是所有工商業電價,主要針對的是無法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那一部分工商業電量,而這部分企業的用電量價格相對較高。
此外,上述人士指出,報告中強調的是通過降低電網收費和輸配電價的方式來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并不是特指的發電企業。“過去兩年,發電企業積極參加電力市場交易,價格反映供求關系,大工業用戶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下降。”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也對上述觀點表示贊同,“此次報告中提出的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主要是指的那些不能夠進入交易所進行大用戶直購電或者競價的這種用戶,無法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企業一般是指用電量小的企業,每個省都有相關的資質規定,不符合要求的工商業用戶就無法進入電力市場交易,目前來看,這部分用戶目前享受電價還是比較高的。”
彭澎認為,從報告也可以看出,未來從整體看電價還將是一個降低的趨勢,并且從2018年開始電網側的降電價將被提上日程。
而從光伏行業所需補貼的層面分析,電價的降低基本上意味著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提高的可能性很小,這對于補貼缺口日益增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累計1000億元。隨著光伏扶貧與分布式光伏、領跑者項目等需要優先發放補貼項目規模的擴大,占據裝機主力市場的普通光伏電站補貼拖欠周期或將無限期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