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技術 ? 正文

            領跑者項目如何降低電價、提升電站效率

            核心提示:隨著第三批領跑者基地的陸續啟動,上網電價和系統效率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重要指標。上網電價要做到開源節流,也就是盡量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發電量,兩者的優化平衡才能提升競爭力。
               隨著第三批領跑者基地的陸續啟動,上網電價和系統效率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重要指標。上網電價要做到開源節流,也就是盡量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發電量,兩者的優化平衡才能提升競爭力;目前系統效率實際上的提法是國際上通行的能效比(PerformanceRatio—PR),但究其根本并非是可以全面反映電站系統整體性能的指標,同時也存在著概念不清的問題。因為提升PR和提升發電量方法并非完全一致,目前通過雙面組件和跟蹤系統提升發電量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但是上述兩項技術卻可能導致PR降低。本文將針對如何通過使用跟蹤系統來降低電價和提升廣義電站效率的角度做簡要分析。
              
              跟蹤系統降低上網電價
              
              不同的領跑者項目可以降低的電價形式不一樣,由于項目地點的光照資源和地理緯度不同,跟蹤系統本身提升發電量的幅度也會有差異,同時采用的設備和對應建設成本的不同,也會影響上網電價。但是如果從提升發電量和EPC初投資角度來看,根據中信博研究院提供的項目數據顯示,平單軸跟蹤系統可以使發電量提升數值達到EPC初投資增加數值的一倍。例如在白城領跑者項目,采用5°傾斜角度平單軸可以提升發電量16.3%(參考圖表一),土地面積反而降低0.6%。EPC初投資增加低于8%。針對于目前領跑者基地項目跟蹤技術方案建議三大模式:一、雙面組件+平單軸跟蹤;二、單面組件+標準平單軸;三、單面/雙面組件+5°傾角平單軸(顧名思義組件和旋轉主梁夾角為5°)。方案一可以適合所有領跑者方案,主要是因為綜合發電量提升都可以超過18%,方案二適合一、二類光照資源地區,特別是風沙大的地區(主要是考慮本身發電量提升足夠,并且需要考慮機械化清洗);方案三適合三類光照資源及高緯度地區(大于40°);針對每一個領跑者發電量提升也可以直觀看出來差別。(仿真參考圖表二)
             
              領跑者項目如何降低電價、提升電站效率
              表一白城5°、0°平單軸發電量提升對比
             
              領跑者項目如何降低電價、提升電站效率
              表二各領跑者跟蹤系統解決方案對應仿真發電量提升
              
              通過跟蹤系統的應用,可以在不同領跑者項目降低電價約5%-10%,體現在度電成本上則可以實現0.05-0.1元/度,甚至0.15元/度的降價幅度。
             
              領跑者項目如何降低電價、提升電站效率
              圖一5°傾角平單軸
              
              跟蹤系統提高廣義電站系統效率
              
              目前針對光伏電站所謂的系統效率實際上采用的是能效比這一標準,這個數值可以體現到達組件表面能量轉化到電網電量之間的效率(長期數據同時也可以體現電站質量)。但是針對采用跟蹤系統對發電量的提升,這一方式就無法客觀體現優劣性。這主要是由于光伏電站技術指標中一直未有一個統一的整體電站指標來衡量光伏電站轉化太陽能效率。
              
              實際上如果采用到達光伏電站的水平面總輻照總量作為輸入,光伏電站的電能輸出作為分母來衡量光伏電站的系統效率是最為公平的。因為光伏電站的容量一旦確定,單位面積的電能輸出能力除以單位面積太陽輻照總量就是光伏電站的系統效率。
             
              領跑者項目如何降低電價、提升電站效率
             
              η—光伏電站系統效率
              
              E—光伏電站運行時段內并網點交流發電量
              
              GHI-光伏電站單位面積水平面上的總輻射
              
              S—光伏電站占地面積
              
              通過這公式可以看出來,一旦光伏電站的容量確定,盡量提升單位面積的輸出效率就是體現光伏電站整體轉換能力的關鍵。
              
              除了單面組件+5°、0°平單軸以外,另一個提升發電量的方式就是采用雙面組件+0°平單軸,由于背面獲得輻照值是正面的15-25%左右,草地、沙地、高發射地面(白色、雪等)對發電量提升的幅度可以達到10%以上,加上平單軸,累計的增加發電量約為20%左右,綜合考慮到清洗和支架成本等因素,雙面組件+0°平單軸可以達到很好效果。
              
              跟蹤模式對于地形的要求沒有固定式廣,對于一些坡度大的丘陵,山地等地帶,跟蹤器的適應范圍較窄。即使業主對跟蹤模式青睞有加,在山地坡度過大的情況下,平整土地會產生更多的附加費用,綜合考慮后,是不值得推薦的。針對該問題,中信博研發推出了天智跟蹤系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天智系統具有坡度適應性廣,跟蹤角度大,安裝快速,運維方便等優點。同時,采用了LoRa無線通訊系統,節省了電纜和電纜溝開挖的成本,此外,天智安裝方案可以與任何組件完美結合。尤其對于雙面組件而言,可以做到背面無遮擋,使得在雙面+跟蹤模式下,光伏組件的發電量能得到更大提升。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