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光電的總體發展情況
?。ㄒ唬╉椖恳巹澢闆r
市發改委項目資料顯示情況:截止上半年,銀川市共建成、在建、規劃建設光伏項目50個,建設規模1118萬千瓦,投資約108.82億元。其中,按建設情況分:建成光伏項目27個,建設規模350萬千瓦,投資約40.62億元,并網發電約33280萬千瓦時;在建光伏項目4個,建設規模150萬千瓦,投資約14.6億元;規劃建設項目19個,裝機容量688萬千瓦,擬投資53.6億元。
按建設區域分:靈武市共建成、在建、規劃建設光伏項目17個,建設規模780萬千瓦,投資約78.52億元。其中,建成項目10個,建設規模250萬千瓦,投資28.22億元,并網發電27850萬千瓦時;在建項目2個,建設規模100萬千瓦,投資9.3億元;規劃建設項目5個,建設規模430萬千瓦,擬投資41億元。賀蘭縣共建成、在建光伏項目3個,建設規模80萬千瓦,投資約8.3億元。其中,建成項目1個,建設規模30萬千瓦,投資3億元,并網發電2700萬千瓦時;在建項目2個,建設規模50萬千瓦,投資約5.3億元。永寧縣共建成、規劃建設光伏項目10個,建設規模250萬千瓦,投資約16.3億元。其中,建成項目2個,建設規模35萬千瓦,投資4.7億元;規劃建設項目8個,建設規模250萬千瓦,投資約11.6億元。三區共建成、在建、規劃建設光伏項目20個,建設規模8萬千瓦,投資約2.6億元。其中,建成項目14個,建設規模35萬千瓦,投資4.7億元,并網發電量2823萬千瓦時;規劃建設項目6個,建設規模8萬千瓦,投資約1億元。
?。ǘ┙y計上報的實際情況
2016年,銀川市共有風、光電發電企業24戶、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為240萬千瓦時,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為130.5萬千瓦時。其中規模以上14戶、規模以下10戶。共上報發電量48.824億千瓦時,規模以上企業,風力發電24.37億千瓦時、光伏發電9.08億千瓦時,規模以下風力發電16.08億千瓦時,光伏發電3.859億千瓦時。實際的裝機容量和批復的規模差距較大。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發電量占全市發電量的9.4%。2017年1-9月,共上報風力、光伏發電產量42.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85%。新能源產業在我市發展速度較快。
二、風光電產業的相關政策
1、2015年12月,寧夏自治區政府批復實行《寧夏2015-2020年光伏園區規劃》。在全區光伏建設條件較好的地區,綜合考慮地下資源、生態環境、國土資源等條件,通過創新發展理念,規劃了10個光伏園區,建設光伏暖民、農業溫棚、沙漠旅游、沉陷及被踩區綜合利用等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項目。到2020年底,光伏裝機規模1000萬千瓦時以上。
涉及銀川市的有兩個園區
?。?)規劃寶豐光伏產業綜合示范園區距離市區25公里,太陽能資源穩定程度k值為1.5,屬“穩定”區域;園區適宜建設光伏面積5.6萬畝,實際可規劃容量1600MWp;擬打造集生態光伏、地下資源開發、光伏旅游于一體的特色光伏園區;總投資容量可達144億元。
?。?)寧東光伏產業園區部分區域位于靈武市,部分區域位于鹽池縣。太陽能資源穩定程度k值為1.6,屬“穩定”區域。園區適宜建設光伏面積4.9萬畝,實際可規劃容量1500MWp;擬將光伏電站與采煤沉陷區治理相結合,利用大面積采煤沉陷區及煤炭備采區建設光伏電站;總投資容量可達135億元。
2、2016年元月,自治區政府出臺《光伏園區電站項目資源配置指導意見》
?。?)園區建設主體選擇標準。
?擁有先進光伏技術產品、具備豐富光伏電站開發經驗、資產規模達到50億元的企業。有能力根據園區規劃一次性建設園區電網、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投資須達到30億元以上,其中,產業配套與光伏電站比例不低于1:1,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與光伏電站比例不低于0.8:1,現代農業、扶貧與光伏電站比例不低于0.7:1。
?參與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按照國家要求根據光伏扶貧項目規模及推進情況,配套一定規模光伏電站資源。
?企業可按照自愿原則,通過光伏產業引導資金,捐款用于光伏園區項目所在地民生改善。
?。?)項目建設標準。
?行業標準。使用的電池組件要嚴格按照《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領跑者”計劃標準選取。多晶硅電池組件、單晶硅電池組件、薄膜電池組件的光點轉換效率、衰減率等指標必須符合規定。
?土地標準。鼓勵利用荒灘、荒漠等不宜發展農業、生態項目、工業開發的土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項目一律不得占用耕地,不得在補充耕地后備資源區進行布局;可利用煤礦備采區土地資源建設光伏電站,但必須由雙方企業事先簽訂安全協議。
?線路走廊標準。光伏電站并網線路設計、施工需與所在光伏發電基地送電走廊規劃相銜接。
3、2016年元月,自治區政府出臺《光伏電站項目備案和建設管理辦法》
未納入規劃園區的項目原則上不予備案;
自治區發改委根據國家分配我區年度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結合園區投資主體配套產業年度投資計劃,配置相應規模的光伏電站指標,下達項目備案文件;
對項目取得備案文件6個月內投資額未達到項目總投資30%的,備案文件予以作廢;
對備案期限內未按期建成的企業,原則上不再受理其新申請的項目;
對倒賣項目備案(核準)文件或非法轉讓項目謀取不當利益的,不予配置光伏電站項目規模指標;
超出規模指標的項目,不納入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范圍;
國網寧夏電力公司根據項目建設進度超過全年計劃投資50%的企業,方可辦理接入手續;
對弄虛作假,未建設配套產業的,暫停該企業及配套產業項目所在地下一年度光伏電站項目的備案。
4、2016年元月,自治區發改委下發《關于規范全區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備案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屬于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須納入國家能源局下達給我區的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管理中,方可享受國家補貼;
在國家能源局尚未明確下達我區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指標且自治區發改委未將相關指標分配給市、縣(區)之前,暫停對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備案;
對于市、縣(區)自行制定招商引資政策予以備案的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或將整裝地面光伏電站予以拆分備案的項目,將難以納入國家光伏年度開發計劃內;
對于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扔由市、縣(區)發改部門予以備案。
三、2017年在建項目實施情況
1、寧夏旭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MWp光伏電站項目
寧夏旭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子公司,該公司在開發區建設的30MWp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3.43億元,項目采用分塊發電、集中并網方案。該項目2016年8月29日由自治區發改委核準,計劃9月10日開工建設。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500萬元。
2、賀蘭縣愛友恩新能源賀蘭魚塘光伏發電示范項目。該項目建設地點為賀蘭縣立崗鎮,建設規模為30MWp,利用魚塘、蘆葦荒灘等土地資源開展養殖、種植等綜合配套建設,概算投資為3.3億元。項目于2015年開工建設,已完成樁基安裝、深壓站的建設,目前正在進行配套道路的建設;
3、賀蘭縣通威互聯網+漁光一體2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建設地點為賀蘭縣常信鄉,建設規模為20MWp,上網方式為全額上網。項目總投資2.05億元,目前項目已進入掃尾階段;
4、永寧縣德伏等葡光互補分布式發電60MWp項目。該項目由永寧縣德伏新能源有限公司、永寧縣德潤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永寧縣德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同寧夏德龍酒業有限公司合作,在德龍十萬畝有機葡萄產業園內無法進行農業種植和再次利用的邊角地、深洼地、砂石礫地上建設60MW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概算總投資5.1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外送線路設計、三通一平施工放線、電網接入、設備采購、地勘、青苗賠償、鐵塔采購、圍墻樁基及部分光伏支架基礎等工作,完成投資5300余萬元。按照自治區發改委相關政策,光伏項目必須配套產業項目。德龍酒業有限公司目前已累計投資7億多元,按照荒漠化治理示范區的標準,建成五萬畝集約化優質葡萄種植基地及年產2.5萬噸優質葡萄酒生產線,每年支付移民勞務收入600余萬元。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有機葡萄種植、農業開發、觀光旅游、光伏發電為一體的多元產業結構,為閩寧鎮移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增加移民工資性收入。
5、永寧縣寧夏盛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二期20MWp項目。該項目由青島昌盛集團擬投資2.5億元,在閩寧鎮原隆村建設二期20MWp光伏農業園區,占地838.3畝,建設農業大棚318棟,打造集清潔能源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展示、荒漠治理、精準扶貧、創客空間、三產聯動發展的五位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綜合體。項目一期已建成588棟農業大棚并完成農業種植,30MW光伏電站于2015年8月并網運行,得到各級政府領導的認可與支持。目前,該項目二期已完成場地平整工作,完成投資600萬元;
6、永寧縣90MWp光伏扶貧項目。按照國家相關政策,采取集中式光伏電站方式,每戶扶貧對象可享受25千瓦光伏指標,結合閩寧鎮原隆村累計搬遷2000余戶生態移民的實際情況,由寧夏振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實施50MWp光伏扶貧項目,實現移民群眾搬的出、穩的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目前,一期已建成1MWp,完成投資1000萬元。另外,為妥善解決閩寧鎮扶貧及產業配套的問題,永寧縣計劃引進企業投資約8億元,在閩寧鎮萬畝草畜產業園區,按照“光伏+農業”的模式,建設40MWp光伏扶貧項目,占地約2500畝。由企業建設牛棚,政府每年為每個貧困戶提供1-2頭肉牛,進行托管養殖,每戶貧困戶每年最低收入3000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地平整;
7、靈武市裝機容量50MWp項目。寧夏振武靈武馬家灘一期50MWp光伏電站項目,項目總投資4億元,預計2017年6月建設完成;
后續規劃建設項目。寧夏振武靈武馬家灘二期150MWp光伏電站項目,寧夏靈武晶科二期150MWP光伏并網電站項目,寧夏銀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積家井銀星二井50MWP光伏并網電站項目,華電靈武新能源公司三期50MWp光伏并網發電項目,京能靈武新能源公司三期30MWp光伏并網發電項目,西安隆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馬家灘1000MWP光伏發電項目。(注:10MWp光伏項目年發電量約1300萬千瓦/時)
四、存在的問題
1、風光電項目的批復和統計口徑的協調存在較大問題,就目前銀川市來說,發改委批復的項目裝機容量為1118萬千瓦時,但統計的裝機容量為370萬千萬時,兩者差距過大。批復以項目名稱為準,統計以法人單位為準。統計無法了解項目的批準、建設過程,可能導致許多小的光伏發電產量漏統的問題。
2、銀川市電力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影響了風光電企業的正常生產,銀川地區電力的生產明顯供大于求,矛盾特別突出,特別是冬季、優先保證熱電聯產企業的生產,電網公司限電,直接影響了新能源企業的生產。
3、國家對風電、光伏發電企業電價的補貼不能及時到位一方面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流,另一方面由于資金不能及時到位給企業支付利息和設備款帶來了困難,也嚴重影響了企業后續的發展和規劃。
4、2017年2月17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發布2017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國能新能〔2017〕52號,以下簡稱《通知》),將寧夏列為風電開發紅色預警區域,不再核準新的風電項目,暫停辦理項目并網手續,制約了寧夏風電項目發展。
5、從并網運行角度來看,新能源發電受限原因主要包括:新能源分布較為集中,潮流斷面影響;外送通道建設與電源建設不匹配,電網送出能力有限;電網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區域受網架約束影響消納等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