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中國地熱發電產業已經停滯40多年沒有發展,遠遠落后于世界地熱發電水平。當前,我國霧霾嚴重,其根源在于能源結構的不合理。使用煤炭發電和冬季供暖是造成霧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地熱的利用既可以發電,也可以供暖,對治理霧霾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逐步降低煤炭消耗、持續提升清潔能源尤其是地熱發電的比重是治理霧霾的有效途徑。
同時,在持續穩定高效供電方面,地熱發電的優勢更加突出。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存在棄光、棄風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光電和風電在一天中的波動性較大,為了應對這種波動性對電網沖擊的缺陷,電網在調峰和區間平衡上要花很大的力氣,而地熱發電可以做到持續穩定地給電網提供電力。尤其是地熱發電本身的特性,對分布式發電、對精準扶貧、對一帶一路的新能源發展、對防震減災都有重大的意義,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從2016年11月25日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的第一口井開鉆,到2017年7月5日第一臺機組成功發電并網,從立項、選址、勘探、打井、完井、裝機、調試到并網發電的全過程不到一年時間,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地美特速度”。

針對地熱發電這種新能源產業,不少國家給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比如歐盟的蘇爾茨(Soultz)干熱巖項目,美國能源部的FORGE項目,對于企業投資回報率問題,歐盟一般采用上網電價補貼政策。比如法國對地熱發電的上網電價,補貼后可以達到每度電26歐分(折合每度電約2元人民幣),德國2017版的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地熱發電上網電價為每度25.2歐分。
而我國目前也已對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給與明確的上網和電價政策,對地熱發電,也在2017年1月份發布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期間新增地熱發電500MW的目標。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站的成功運行,將會促進云南乃至全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能源產業結構性調整,開啟清潔能源利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