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結構及光伏市場現狀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環境和能源部的統計數字,2016年澳大利亞的發電量中仍有62.9%來自煤電,18.5%天然氣發電,2.3%為燃油發電,可再生能源比例為16.2%(其中6.9%水電、5%風電、2.7%屋頂光伏)。具體結構比例及發展情況請見下圖。

截止至目前,根據澳大利亞光伏研究所(APVI)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太陽能光伏發電目前占澳大利亞全國發電量的11%。但是,隨著大規模太陽能市場的發展,這些數字將會增長。

截止至2017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亞全國光伏總裝機容量達到6GW。其中戶用住宅光伏市場,增幅明顯。截止至2016年底,其全國共計安裝160萬戶,占全國家庭總數的20%。儲能及工商業系統也在不斷增加。

2017年大型光伏項目大幅增加
在2017年,大規模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澳大利亞獲得巨大的推動??傃b機容量近1GW的20多個項目在當年融資到位。此外總量超過3.7GW的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也獲得推動。這主要得益于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機構(ARENA)成功的競爭性融資以及清潔能源金融公司持續的2億5千萬澳元的大規模太陽能融資計劃。

當地市場新規
2017年10月,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政府正式宣布,將接受能源安全委員會(ESB)提出的新能源建議,進行“能源系統轉型”,以確保家庭和企業獲得負擔得起的電力。
新的能源系統下,政府不再對某些電力來源給予特殊照顧,而是提供充分的競爭。煤炭、天然氣、水電和生物質能將因其可調節性適度獲得鼓勵,而風、太陽能和水電這些被認定為是低排放的能源,將會停止補貼。
從表面上看,針對光伏及風電停止補貼并非是一個利好政策,但與此同時,也提到了(改革計劃)將在不增加補貼、不改變稅收或交易方式的情況下降低電價,使系統更可靠,鼓勵正確的投資,減少排放。它是真正的技術中立的,為市場需要的任何技術——太陽能、風能、煤炭、天然氣、電池或抽水蓄能——的投資展現了前景。
而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降低,也將意味著太陽能已經成為比煤炭發電更便宜的能源,基于以上提及的政策調整,光伏將越發的體現其競爭力。
2017年11月28日,澳大利亞對當地電力市場規則進行了修改,將實際電力調度和財務結算的時間間隔調整為5分鐘。此舉將促進針對快速響應技術的投資,并為價格發現創造更加高效的市場。此外,這一重要舉措還將有助于平衡可變電力供需關系,并推動電網集成更多可再生能源。
當地光伏項目投標需求解析
以下內容將針對當地大型地面電站投標的要求進行著重介紹,與此同時也將針對其提及的具體需求進行解析。
對于投標方的具體需求如下:
澳大利亞本土公司才有資格進行光伏項目的投標。即海外公司需要在澳設立分公司或與當地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滿足投標的基本需求。而考慮到當地的項目經驗及履歷問題,部分企業會采用第二種方式。
大型項目,其只提供土地紅線,需投標人對此標的出具投資及設計方案。此部分可以解讀為,當地政府對于投標人的設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同一標的并沒有強制要求進行唯一一種新能源形式,即針對同一標的,在設計中可以加入光伏、風電及儲能等綜合性系統,從整體設計及投資回報對項目進行評定。
對于并網接入部分,需滿足當地電力機構的要求。此部分對于眾多海外投資人來講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對投標方針對當地電網的了解程度提出較高要求。針對此項,建議投標人,尋求當地有豐富經驗的設計公司或中高壓電力接入產品提供方,繼而可以更順利的獲得項目的接入設計審核。
具體項目建設,針對政府型項目,其會明確要求項目的并網時間;而對于商業型項目,投標人須提供建議的并網時間。此二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政府型的項目,如未如期并網,政府將給予較高額度的懲罰,而商業型項目相比之下并無強制要求。以上內容主要考慮到當地人力資源的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