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有哪些特點和好處?
所謂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是在用電負荷高,利用水產養殖集中,且屬三類以上光伏效能地區的豐富池塘水面及塘埂資源,來開發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具有綜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的特點,實現了互利共贏,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并促進了我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發展。有數據分析,使用光伏發電的魚塘每畝利潤與未安裝光伏發電組件魚塘比較,經濟效益可以提高3倍以上。
此外,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魚塘由于能有效控制養殖水體水溫、pH值升高,搭配池塘底排污、節水循環等系統,以及電化水殺菌、復合增氧、風送式自動投餌、水質在線智能監測等現代漁業設施,能夠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持續產出優質水產品,實現魚、電“豐收”。
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選址五要素:
漁光光伏電站不同于普通地面電站,站址選擇具有其獨特性,需要遵循5大要素:1)避免文物礦藏,保留原有地貌;2)落實用地性質,切莫逾越紅線;3)交通運輸方便,利于運輸檢修。5)符合電網規劃,靠近負荷中心;4)避開污穢地段,保證運行可靠;
光伏農業是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的新農業,漁光互補這種光伏農業的創新模式,成功解決了光伏電站在我國東部地區大范圍落地難題,逐漸成為中東部光伏發電應用領域新的投資熱點。把握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光伏電站建設的良好契機,解決與應對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光伏電站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變得至關重要。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中指出,中低壓35kV以內并網、20MW以下的農業大棚和漁光互補項目將被列入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項目范圍。此舉勢必迎來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光伏電站建設的快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