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伏”單體最大
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湖面上碧波蕩漾,一排排光伏板靜靜排列在湖面上,井然有序,一束束冬日的暖陽直射在光伏板上。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與傳統光伏電站相比,漂浮式光伏電站將光伏發電組件安裝在水面漂浮體上,利用水上浮臺將光伏組件漂浮在水面上進行發電的系統電站。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電站水面原本為采煤沉陷區,光伏片區擬占用水面面積約為2,226畝,預計使用約194700塊隆基樂葉PERC單晶高效光伏組件,520000個浮筒(包括組件安裝主浮筒及過道浮筒),分布在13個浮島上。其中,最大的浮島容量為8.536MW。
此前,日本、韓國、新加坡、英國等國已建設并使用了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但中節能安徽宿州市的這座漂浮電站在太陽能板規模和總裝機容量上均刷新了新的世界紀錄,裝機規模達70MW。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單體最大乃至全球技術領先的水上漂浮式光伏發電站。
“變廢為寶”資源重生
安徽省宿州市曾經是我國煤炭的重要產區,大量的煤炭開采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寶貴的資金與能源動力,然而高污染、地面沉降等環境始終相伴而生,成為令人頭痛的后遺癥。采煤沉陷區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態和地質環境因采煤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破壞,制約了礦區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016年以來,宿州市埇橋區遵循可持續發展和因地制宜的原則,引進水上漂浮式光伏發電站。而漂浮電站不僅能夠成為新的能源基地,更重要的重新盤活了這些土地,實現了資源的軟重生和經濟上的真收益。
據了解,漂浮電站2018年1月建成后,初步估算首年發電量可以減少碳粉塵排放1.9萬噸,二氧化碳7萬噸,節省標煤2.7萬噸。根據漂浮電站25年的設計壽命計算,共可減少碳粉塵排放44萬噸,二氧化碳162萬噸,節約標煤65噸,二氧化硫4.9萬噸,氮氧化物2.4萬噸,對當地空氣質量、地質環境的改善非??捎^。
“建設漂浮式光伏電站實現了采煤沉陷區的開發利用,雖然與常規地面光伏發電項目相比,同等規模的水上漂浮光伏電站的建造成本相對較高。但對于像沉陷區這樣地貌特征來說,水上漂浮光伏發電站是很好的解決方案,變廢為寶,反而更具經濟性。”負責該電站漂浮系統解決方案的法國天地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丁盛介紹。
光伏自潔凈化水資源
除了項目本身的發電能效之外,水上光伏項目還能對所在水域的水體起到一點個保護凈化作用。
在采煤沉陷區建設漂浮電站,不僅能夠讓“廢水”再生成為全新的電站載體,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漂浮光伏的自清潔能力,通過覆蓋水面降低蒸發量、抑制水中微生物的成長進而實現對水質的凈化。
“水上漂浮光伏電站除了本身的發電能效之外,還能對所在水域的水體起到保護凈化作用,同時大面積的光伏組件可以為水體遮陽、降低水溫、減少水體蒸發和高溫所帶來的水藻激增問題。”談到水資源保護,丁盛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