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會以“光伏引領綠色生活”為主題,邀請國內外行業精英,觀產業,琢研發,謀市場,享技術,內容涵蓋產品研發、綠證制度、能源互聯網、產業投融資、戶用光伏等諸多領域的議題進行深入研討,繼而形成推動產業和社會前進的智慧合力。
政策層面:配套政策多管齊下,光伏發展大環境逐步完善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環境正逐步完善。首先,從輿論上看,2017年僅央視對光伏行業的報道就多達24次,光伏行業交集了能源革命、氣候變化以及足夠的體量已經具有足夠的影響力了;其次,近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光伏政策,從制造端的標準、規范條件到應用端的領跑者指標、光伏扶貧等多管齊下的完善著光伏產業的發展環境。
針對光伏行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國家能源局在產業的發展政策方面也做足了準備,李創軍在演講中指出,當前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一是新能源在整個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仍然較少,距離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15%的發展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二是棄風棄光問題仍然嚴峻,充分發揮系統靈活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任務還有待加強;三是補貼機制仍有待優化,全面推動新能源發電成本下降,加速平價上網的步伐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四是產業創新活力仍有待進一步發覺,高端裝備和關鍵技術亟待突破。
針對上述問題,近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出臺了綠色電力證書及資源認購交易制度,風電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市場化交易,全力推動能源體制機制改革,著力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李創軍強調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推進光伏發電技術進步,通過技術進步提升光伏設備的轉換效率,有效降低項目單位成本,進而降低發電成本和電價,到2020年實現光伏發電用電側平價上網,并盡早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
二是著力解決棄風棄光問題,通過實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明確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消納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任務,通過完善價格政策和市場交易機制,調動各類市場主體消納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通過加強輸電通道建設,落實可再生能源全額收購和優先調度制度,加強風電調峰能力建設等措施,提高電力系統消納可再生能源的能力;
三是合理把控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進度和節奏,建立年度監測評價體系,評價結果為紅色的地區原則上當年暫不下達年度新增建設規模,地方不得采用先建先得等方式變相擴大光伏建設規模;
四是改善光伏發電制度形式,禁止收取資源費,明確光伏發電項目送輸功能建設責任主體,縮短補貼資金發放周期;
五是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競爭性配置項目制度,并將上網電價作為主要競爭條件,通過市場發現價格,啟動光伏發電市場環境專項監管,規范光伏發電市場環境,實現光伏行業優勝劣汰;
六是健全光伏行業管理制度。盡快制定出臺光伏扶貧,光伏領跑計劃,分布式光伏發電等管理辦法,實現光伏發電規范化、制度化管理。
從國家能源局的上述政策可以看出,針對目前光伏行業存在的一些不利于降低度電成本的問題都將在未來逐步解決。通過上述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可以為我國光伏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從而盡快推動平價上網的到來。
新增裝機超預期,戶用光伏成2017年熱點
近幾年我國光伏從制造端到應用端逐漸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2017年在前一年裝機規模創紀錄的達到近35GW之后再創新高。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7年1-9月份我國光伏新增光伏裝機約42GW,同增近60%,其中分布式裝機15GW,同比增長幅度在300%以上。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詳細介紹了我國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6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制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38億千瓦,1.54億千萬,1.02億千萬和1330萬千瓦,均居世界首位,今天上半年我國新增發電裝機中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7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25.6%,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重要供應方式,在推動我國能源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創軍指出,光伏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分布廣大,具有大規模開發的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截至8月底我國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17億千瓦,光伏發電量7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加速,今年技術領跑激勵指標要求達到18%和18.9%以上,從2018年起所有新投產光伏發電項目多晶硅和單晶硅轉化效率要分別達到16%和16.8%以上。成本下降方面,2016年當年光伏電和組件的價格分別較上年同比下降了45%以上,光伏組件生產成本已建至0.3元/瓦,光伏上網電價也明顯降低,與當地同期標桿電價相比降幅達到15-20%。
2017年,戶用光伏也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隨著《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的提出,分布式光伏、尤其是戶用光伏已經成為今后光伏發電的重點,而戶用光伏商業模式創新以及針對分布式的高效產品將成為促進分布式市場爆發的推手。據統計,截止9月底,浙江省2017年已安裝戶用光伏10萬戶。這一數據也間接的反映出了全國范圍內戶用光伏的發展趨勢。
羅文也在致辭中強調,本次大會以光伏引領綠色生活為主題,抓住了綠色發展方式變革的核心特征,對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引領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高紀凡在演講中介紹道,光伏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價值,一個農民在屋頂上如果裝了10個千瓦的太陽能,一年的收入就會超過1萬塊錢,他的生活方式將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以一個安裝分布式光伏的山西農民為例,他一年收入12000塊錢,養老錢就有了,他原來天天打麻將,現在天天看發電量,光伏發電未來將會走進千家萬戶,和千種應用相結合。實際上現在光伏逐漸走向平價時代,這是它一個新的開端,面向分布式的、多元化的,未來我們有上億個光伏發電電源點,我們將構建一個新的創新方向。
實際上,戶用市場的發展也為光伏拓寬發展空間提供了參考,將光伏與多種應用結合使其真正融入到生產生活當中才能真正實現光伏的可持續發展。
關于光伏未來的發展,一方面行業在質疑在如此龐大的裝機容量背后該如何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光伏企業也在不斷的開拓新的發展空間與模式,例如分布式及戶用光伏的崛起。成本的下降、市場的開拓以及應用端的創新是當前光伏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