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熱發電 ? 正文

            2017年大規模上馬的光伏扶貧窘況:補貼拖欠與讓利扶扶貧

            核心提示:光伏扶貧從來沒有像今年這么熱過。一方面,受光伏政策的驅動;另一方面,2018—2019年是解決扶貧問題的關鍵時期。各省2017年新增光伏電站建設指標的分配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
               光伏扶貧從來沒有像今年這么熱過。一方面,受光伏政策的驅動;另一方面,2018—2019年是解決扶貧問題的關鍵時期。各省2017年新增光伏電站建設指標的分配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截至目前,共有11省下發了規模分配的相關文件,其中河北、山東、山西、吉林、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云南共計10個省已經明確要求2017年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將全部用于光伏扶貧項目,累計規模達6.2GW。

              2017年大規模上馬的光伏扶貧窘況:補貼拖欠與讓利扶扶貧
              2017年各省新增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分配情況
              
              根據上述規劃,“各?。▍^、市)2017年度新增建設規模優先建設光伏扶貧電站,不再單獨下達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規模;河北、山東、河南、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廣東等提前使用2017年建設規模超過50萬的省份新增建設規模全部用于建設光伏扶貧電站”,也就是說2017年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指標將在各省的新增建設規模中統籌考慮,針對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將不會再重新下達額外指標。
              
              然而如此大規模的規模指標與光伏扶貧掛鉤,將會直接導致光伏扶貧規模的急速擴張,一方面由于此類指標涉及到貧困戶的收益,而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缺口仍在不斷擴大,由此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光伏扶貧電站涉及地方政府是否真正出資入股的問題,對于參與光伏扶貧的企業來說又將是一大挑戰。
              
              補貼資金拖欠對光伏扶貧電站影響尤甚
              
              截至目前,2017年用于扶貧的光伏電站指標規模已經超過6GW,加上尚未公布實施方案的近10個省份,今年的光伏扶貧規模有望超10GW,在如此大規模的光伏扶貧項目下,補貼缺口仍然是最嚴峻的問題之一。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前六批進入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的光伏電站規模共計34GW,根據2016年底的結算情況顯示,第六批目錄中的光伏電站補貼發放至2015年4月。5月份,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對納入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第一批至第六批目錄的新能源補貼情況進行梳理,但拖欠的補貼資金何時全部到位還未可知。
              
              盡管目前第七批已經在上報審核中,但但補貼資金缺口補足遙遙無期。在正常發放補貼的前五批目錄中的光伏電站規模合計約為14GW,所以,如果2017年光伏扶貧的規模超過10GW,那么2017年光伏扶貧的補貼資金是否可以優先足額發放還未有明確的文件指示。另外,如果優先發放光伏扶貧電站的補貼,在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沒有提高的前提下,普通光伏電站的補貼是否需要讓位于光伏扶貧?對于光伏電站投資企業來說,無論何種模式的光伏電站,補貼拖欠的問題依然嚴峻。
              
              隨著信貸政策的收緊,光伏電站投資商的貸款成本也在不斷升高,據某業內人士透露,某央企的項目今年的貸款利率要遠高于2016年項目立項時的利率,直接導致項目收益率的下降。所以,一旦補貼資金如法按時到位,對于企業來說將造成嚴重的資金壓力。“如果補貼周期延長,那么在補貼沒到位的前幾年,投資企業在償還銀行利息的同時還要拿出相應的款項參與扶貧,按照山西政策每年每100千瓦至少5萬元以上用于扶貧,10MW的光伏電站到手的脫硫煤標桿電價大約450萬,要拿出500萬來扶貧,那么企業就得倒貼錢了”,某投資企業表示。
              
              另外,還有不少省份用光伏指標捆綁投資企業來完成扶貧任務,正如某業內人士所言,“你不做自然會有企業來接手,畢竟沒有指標的項目還不少”,也間接的反應出了行業目前的現狀。這種情況在山東、河北等建成未獲指標項目較多的省份格外明顯。
              
              虛假入股?“光伏扶貧或只是企業的扶貧”
              
              除了與指標捆綁與補貼問題之外,”十三五“規劃中對于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中關于地方政府出資入股、按股分成的規定幾乎很難實施。
              
              國家能源局《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要嚴格按照政府出資入股、按股分成的資產收益模式建設。但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政府真正出資的項目寥寥無幾。“80%以上的政府都沒有錢來出資入股光伏扶貧電站,大部分都是企業從收益中拿出來錢來進行扶貧”,某電力投資企業負責人介紹道。
              
              據光伏們調查了解,山東、陜西、云南、貴州以及東北等大部分省份的光伏扶貧電站都是由企業自己投資建設,上述負責人解釋道,“在沒有地方補貼的前提下,按照10MW預設容量計算,企業參與扶貧比正常投資光伏電站的收益率要下降30%左右,不過項目收益率會隨著裝機容量的增大而減小降幅”。
              
              按照10MW容量計算的話,以目前光伏電站造價為6元/W計算,10MW光伏電站總投資約為6000萬,20%資本金是120萬元,如果按照政府49%入股比例計算的話,前期政府需要出資約60萬,“一旦項目規模容量變大,出資壓力也隨之增加,這對于大部分貧困縣政府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過據光伏們了解,山東某市的100MW光伏扶貧項目,當地政府已同意出資入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項目落地實施的過程中,由于政府資金審批較為謹慎以及對項目的把控等因素也導致了項目進度緩慢等問題,進而也延遲了項目的建成并網。
              
              所以,在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的實施中,大部分項目是由企業自己全投資建設,也在間接的壓縮了光伏電站投資企業的項目收益率,同時也有企業透露,個別地方政府有不出錢卻要占股的情況出現。“光伏扶貧本來是政府與企業聯合扶貧,到最后基本都成了企業的扶貧行為了”,這也讓許多參與光伏扶貧的投資企業很無奈。
              
              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利用形式的一種參與到國計民生,本是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一大亮點。然而,隨著光伏扶貧規模的增大,上述情況的出現以及不斷暴露的扶貧電站質量堪憂等若干問題也會更加嚴峻。那么,由企業直接讓利于扶貧重任是否合適、投資企業如何在扶貧與利潤之間找準平衡點等問題值得行業深思。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與政府支持以及企業的自律息息相關。所以,無論是光伏扶貧還是地面電站以及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從規模、質量到風險,都需要投資企業謹慎前行。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