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光伏逆變器 ? 正文

            光伏組件年底能到2.3元/W嗎?

            核心提示:2018年的電價調整政策,是對市場變數影響最大的因素。正常情況下,2018年的國內市場相對于2017年預期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2017年預計年新增裝機量在45GW以上,個人認為,2018年應該在33GW左右。
               一、光伏組件價格能堅挺到年底?
              
              三季度淡季不淡,630后光伏組件市場需求強烈,價格不降反升。
              
              近期,各類基礎原材料,鋼材、電氣元件等價格暴漲,大大增加了組件的成本(參見:漲聲一片中,你家光伏電站被“漲價”了嗎?)。
              
              市場上光伏組件價格一直堅挺在多晶2.8~2.9元/W、單晶3~3.2元/W的價位上。
              
              一線組件企業訂單量飽滿,產品供不應求。
              
              因此,有人認為,即使到年底,組件價格仍然會保持在目前的價格,不會下降。
              
              然而,也有人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到年底時,多晶硅組件主流價格降到2.3元/W!
              
              二、為何光伏組件價格年底看2.3元/W
              
              1三季度價格堅挺原因分析
              
              首先,看一下光伏組件價格堅挺的理由:主要是供不應求!產生供不應求的原因有二:
              
              1)國外市場訂單量激增
              
              美國的201法案、印度的雙反預期,使美國、印度的市場需求量激增!有人估計,美、印兩個市場三季度的組件出口量甚至達到6~7GW。
              
              2)國內市場的支撐
              
              與2016年630后國內市場的空檔期不同,2017年630后有約4.5GW的領跑者項目;分布式市場,尤其是戶用市場份額的大幅增加。
              
              2016年分布式新增裝機僅有4.32GW,而2017年1~6月并網的分布式就搞到7.1GW。根據了解,晶科、北控等大型分布式投資企業,在2017年下半年的預期并網量并不比上半年低。因此,下半年的分布式也帶來了很大的需求量。
              
              國內、國外兩塊加起來,三季度大概有15GW的需求,國內組件企業目前約有70GW的產能。因此,產能利用率非常高。
              
              然而,三季度過后,市場情況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
              
              2三季度后市場變化
              
              1)國外市場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的統計,2017上半年光伏組件的出口情況如下圖所示。
             
            光伏組件年底能到2.3元/W嗎?
              
              圖:2017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分布(來源于:CPIA)
              
              從圖中可以看出,印度、日本是兩個最大的出口國,占比達到50%。
              
              然而,從11月開始,美國、印度由于雙反因素,需求量可能會大幅下降;日本由于FIT的調整,需求量也會銳減。如此一來,國外市場將直接冷清下來,需求量可能不足三季度的50%。
              
              2)國內市場
              
              考慮到組件安裝到并網大約需要1個月時間,11月底時,今年能并網的項目基本都完成了組件發貨。
              
              2018年的電價調整政策,是對市場變數影響最大的因素。正常情況下,2018年的國內市場相對于2017年預期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2017年預計年新增裝機量在45GW以上,個人認為,2018年應該在33GW左右。
              
              初步估計,10月底開始,組件企業的國內、國外訂單會減少,11月產能利用率會明顯降低。
              
              鑒于此,11月底開始,組件價格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如果缺少后續訂單的支持,2018年1季度,組件價格會出現跳水。
              
              3光伏組件價格下降有空間嗎?
              
              前文所說,原材料都在大幅上漲,給組件價格造成很大的壓力,未來有下降空間嗎?下圖是之前做的一個各環節毛利潤率分析(詳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毛利潤情況簡析)。
             
            光伏組件年底能到2.3元/W嗎?
              
              上圖中的各環節價格計算基礎如下表。
              
              表:各環節毛利潤計算基礎與目前價格的對比

            光伏組件年底能到2.3元/W嗎?
             
              
              初步來看,各環節都有一定的利潤壓縮空間。然而,要實現2.3元/W,整個行業的利潤要下降0.7元/W;在目前基礎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只有靠全產業鏈(從硅料到組件加工)的制造成本共同下降,否則實現起來很難。
              
              有專家認為,到2018年1季度,一些新的硅料產能投產后,低價硅料會沖擊市場,使組件價格達到一個新的低點。
              
              4市場倒逼光伏組件價格下降
              
              2018年光伏項目電價下調是一定的。在項目總投資為6000元/kW的造價水平下,融資前內部收益率要保持8%的水平,不同電價對首年發電小時數的要求如下圖所示。
              
            光伏組件年底能到2.3元/W嗎?

             
              圖:不同電價水平下的首年滿發小時數推算(ic=8%)
              
              目前,
              
              I類資源區的發電小時數主要集中在1400~1500小時,
              
              II類資源區的發電小時數主要集中在1100~1300小時,
              
              III類資源區的發電小時數主要集中在900~1200小時。
              
              因此,在總投資6000元/kW的水平下,電價下調5分錢,即I類、II類、III類分別為0.6元/kWh、0.7元/kWh、0.8元/kWh的標桿電價下,項目才能保證合理的收益。然而,在補貼資金缺口的壓力下,2018年的電價下調預期高于0.1元/kWh。
              
              一方面,電站的非技術成本,如路條費(居間費)、土地費(屋頂租金),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光伏項目還要承擔很多社會功能,如塌陷區土地修復、扶貧等(2017年的大部分指標都用于光伏扶貧項目,25kW拿出3000元/年的扶貧款,相當于電價下降0.1元/kWh)。
              
              因此,項目投資如果還保持目前的造價,則投資商會缺乏投資積極性。投資降低,會讓需求市場會進一步冷清。因此,光伏市場的變化,會倒逼光伏上游制造全產業鏈價格進一步下降,進而使光伏系統成本下降,保證項目的合理盈利,從而保障市場。
              
              三、結語
              
              基于以下三點:
              
              1)四季度、甚至2018年,整個國內、外市場需求都會下降;
              
              2)目前,光伏組件制造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利潤還存在一定的壓縮空間;
              
              3)標桿電價大幅下調預期強烈,保持目前的系統成本,在新電價下項目盈利性差。
              
              最大的變數,是標桿電價調整的時間節點,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同時間的搶裝,從而在不同時間帶來市場需求突增。
              
              總體而言,到今年年底,主流多晶硅光伏組件會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下降約0.5元/W,即達到2.3~2.4元/W。
              
              你覺得上述分析合理嗎?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