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務量利齊升,帶動公司業績高增長。2016年初,公司完成了光伏產業鏈上游多晶硅(永祥股份)和下游發電業務(通威新能源)的資產注入,兩業務實現并表,帶動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180.21%。多晶硅業務方面,永祥股份上半年實現銷量5800噸,同比增長65.71%,收入6.27億元,同比增長142.22%,毛利率45.01%,同比提升13.86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1.34億元。永祥股份今年承諾業績2.2億元,按目前情況估計,我們認為大概率將超過承諾業績。發電業務方面,上半年已立項項目超過30個,規模約990MW,項目資源儲備規模超過3GW,已成功并網發電的包括江蘇如東10MW及江西南昌20MW“漁光一體”項目。
飼料銷量穩步增長,原材料價格下降帶來毛利率提升。上半年公司實現飼料銷售168.06萬噸,同比增長3.56%,營業收入54.90億元,同比下降6.88%,毛利率12.62%,同比增長1.35個百分點。飼料業務收入的下降主要源于成本下降,在成本加成定價法下,公司產品價格也做相應下調,導致收入下滑,但毛利率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增強。
合肥通威重組預案獲證監會通過,光伏產業鏈全線貫通,“光伏+農業”雙引擎格局即將形成。在完成上游多晶硅和下游光伏發電資產注入后,公司啟動中游電池片(合肥通威)的重組,近期獲得證監會通過。本次重組完成后,通威股份將進入晶硅電池業務領域,從而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光伏產業鏈布局,迅速構建起“上游多晶硅--中游電池片--下游電站”相互協同和支撐的光伏產業格局,著力打造“光伏產業鏈+綠色農業”雙輪驅動的業務發展模式。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永祥股份2016-17年凈利潤3.7和4.2億元,按照合肥通威承諾業績,預計2016-17年盈利在4億元和6億元(雖然以目前合肥通威經營情況,2016年盈利將大概率超過承諾業績),假設飼料主業穩定,永祥股份和合肥通威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并表,則公司2016-1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40億元和14.24億元,以重組完成后股本攤薄(約39.40億股),我們預計公司16-17年EPS分別為0.19元和0.36元??紤]兩項業務的協同效應,若二者融合順利,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給予2017年25倍PE估值,則目標市值356億元,目標價9.04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業務整合速度不達預期,飼料成本大幅上漲,養殖業存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