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區,一輛輛純電動公交、出租車在街上穿梭不停,走進巷陌深處,一些普通人家屋頂,一塊塊藍色光伏面板正迎著陽光制造電能……
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惠州一直都是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文明之城。今后五年,惠州圍繞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這一發展定位,在堅持走“五位一體”“綠色跨越”的道路上矢志不移。
“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是惠州的發展目標,作為發展的驅動力,多年來,南方電網廣東惠州供電局在不斷加快電網建設、保證優質可靠電力供應的同時,積極落實國家低碳經濟建設行動,加快綠色電網建設,布局清潔能源,用行動守護惠州的碧水藍天。
山頂的大風車:發展綠色清潔能源捍衛“惠州藍”
“每個風車一小時能發多少電”“一年可以節省多少燃煤”……今年7月最后一個周末,作為“電網開放日”活動第一站,惠州供電局組織50多名中小學生走進東山海風電場,讓同學們一邊領略濱海風光,一邊聽惠州供電工作人員介紹風電項目的“綠色動力”。
作為惠州首個風力發電項目,東山海風電場的25臺風機矗立在數百米高的山上,在額定風速下,每個風機每小時可發電2000千瓦/時,每年還可節省標準煤3.5萬噸。
統計顯示,自2015年12月底并網發電以來,風電場已向惠州電網供電1億6000萬千瓦/時,而依山而建的發電風機也成了獨具特色的景點。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要將這個遠在高山上的綠色能源基地并入電網中并不簡單,而為支持綠色新能源產業發展,惠州供電局已為該風電項目提供了五年的服務。
未來,惠州供電局對綠色能源類的項目還將會繼續給予大力支持,目前惠東縣多祝鎮110千伏斧頭石風電場的建設已啟動,惠州“綠色電能”裝機量還將翻倍。
城市的充電樁:鼓勵全社會參與新能源建設
眼下,得益于風電場的建設,惠州境內已集風能、光伏、抽水蓄能、LNG熱電聯供等各類新能源發電方式于一身,構建了清潔能源為基底的“綠色電網”。
2013年,惠州成為全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作為試點城市,近年來,惠州一直在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
自2015年以來,惠州供電局在做好配套電網投資等服務基礎上,重點在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公司系統內部充電基礎設施等領域進行投資建設,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其中。
對此,惠州供電局出臺了綠色報裝通道、優惠電價支持等舉措為充電樁建設護航,尤其是在充電站點建設時,將電網投資界面延伸至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土地產權“紅線”內,從而降低社會各界投資建設成本。
同樣得到市民廣泛參與的,還有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早在2014年,惠州市民劉超宇在自家屋頂通過光伏發電、并網售電,成為惠州居民光伏發電實現并網首例。
如今,越來越多的居民和企業在供電部門引導下辦理了申請業務,惠州供電也專門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從政策咨詢、業務受理、并網服務等方面,為光伏發電并網提供便利。
村里的光伏板:扶貧幫困送來綠色電能
分布式光伏發電不僅綠色環保,作為主推部門,惠州供電局還借此闖出了一條扶貧新路。
早在2013年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中,惠州供電局便根據惠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為結對幫扶的惠東縣寶口鎮禾多村建設了28千瓦光伏發電站,通過售電的收益幫助禾多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禾多村地處山區,日照資源豐富,村內建筑物平整,可利用空間較多。28千瓦小型光伏發電站選址于禾多村農家書屋樓頂,建設面積約204平方米,于2015年12月8日安裝完畢。并網售電后,在未來20年內預計年均發電量30000千瓦/時,可為村集體年均增加收益約2.8萬元。
惠州供電局表示,光伏發電站可并網售電,且享受國家和當地政府補貼,通過這樣的項目不僅向全社會倡導使用清潔能源,宣揚環保節能,同時能有效提高村集體收益,帶動農戶用上清潔能源,減輕當地人民的用電負擔,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