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 | 寧夏中衛光伏產業園 |
項目進展: | 不斷發展 |
項目地點: | 寧夏中衛 |
項目規模: | 眾多大型企業和數以百億元的投資 |
治理沙漠的典范,從世界角度而言要看中國,但從全中國來說卻首要看寧夏中衛市。中衛市人民發明了用麥稈編織成方格防風治沙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世界奇跡?,F時,中衛市的沙漠上又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光伏發電能源基地,在蒼茫大漠間構筑起“太陽城”,取得了驕人成就。
中衛市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南前緣和寧夏中部乾旱帶上,沙漠面積一千二百平方公里,要比整個香港為大。多年來,當地人民就用扎麥稈成方格的方式固沙,逐步實現了人進沙退局面。除了向沙漠要地,建立起光伏農業大棚發展科學種植之外,這里的廣闊沙漠就成為光伏發電的最好場所。

建全國最大沙漠光伏發電站
可以說,中國的太陽能資源在西部。寧夏年均日照時間是三千小時,發電量達到1500小時至1600小時,而在長江下游地區無論日照還是發電量都僅是這里的一半而已;而且,荒漠建電站,地價的節省程度與已發展的內地其他城市就更不可同日而語了。目前,中衛市就在沙漠上建成了光伏產業園,據相關負責人說,現時產業園規劃面積六萬馀畝,分為光伏發電區、光伏農業區、光伏制造產業區和觀光旅游區四個部分。在光伏發電區可以看到一片片太陽能發電板排列成行,行行列列排得整整齊齊就如接受檢閱的士兵,矗立在茫茫沙海之中,頗為壯觀。據了解,該光伏發電區預計未來每年可以新增上網近28億度電。這里將建成全國最大的沙漠光伏發電站。
事實上,在短短幾年間,中衛市便聚集了國電、華能、中節能等內地眾多大型企業和數以百億元的投資,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太陽能發出的電力也已輸送到千家萬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有人說,中衛市內的騰格里沙漠現在可是寶貝,已被各方企業“搶光”了。
麥稈方格固沙建光伏農業棚
在太陽能板之下,就有麥稈方格來固沙,然后種上各種不同的固沙植物,以滴灌方式培育包括可以養飼牛羊的牧草。沙漠就這樣被立體式運用,被馴服了。
又或者,當地人用麥稈方格固沙之后,就建立起光伏農業大棚,棚頂是太陽能板,底下則有活動的遮板用以控制通風、日照和溫度,內部再施以滴灌方式種菜或其他高效益作物。
由于無論是發電還是農業都取得了不少的進展,規模宏大的太陽能板和農業大棚都蔚為壯觀,光伏產業園區內正在興建一座高88米的觀光塔,可以讓游客登高俯瞰。這塔還有“一塔觀三省、看三景”之說,即觀看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甘肅省,同時也看大漠、看光伏園、看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