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區基建負責人張昕表示,該項目的順利投建,對于采礦沉降區綜合治理,傳統煤炭地區能源轉型,具有廣泛和深遠的社會意義。
漂浮式光伏電站,指利用水上浮臺將光伏組件漂浮在水面上進行發電的系統電站,其特征為漂浮于水面,增益發電量,運維便捷,且合理利用水面。
該電站水面原本為采煤沉陷區,光伏片區擬占用水面面積約為2,226畝,預計使用約194700塊隆基樂葉PERC單晶高效光伏組件,520000個浮筒(包括組件安裝主浮筒及過道浮筒),分布在13個浮島上。其中,最大的浮島容量為8.536MW。
“建設漂浮式光伏電站實現了采煤沉陷區的開發利用,雖然與常規地面光伏發電項目相比,同等規模的水上漂浮光伏電站的建造成本相對較高。但對于像沉陷區這樣地貌特征來說,水上漂浮光伏發電站是很好的解決方案,變廢為寶,反而更具經濟性。”負責該電站漂浮系統解決方案的法國天地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丁盛介紹道。
根據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組織評審的《兩淮采煤沉陷區水面光伏發電規劃報告(2016-2018年)》,在安徽集中規劃水面光伏電站,裝機總量達3.2GW,將包含淮北、亳州、宿州、阜陽、淮南五市共80200畝水面和33457畝陸地。在此推動下,近期已有多座漂浮式光伏電站宣布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