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12座典型電站的遠程診斷,發現造成光伏電站發電量損失的主要因素是設備故障。進一步,從12座光伏電站遠程診斷中統計出的主要設備故障表中,可以明顯看出電站中的組件和匯流箱設備故障占比是最高的,因此得出:光伏電站的主要設備故障集中于方陣區域。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從12座遠程診斷電站中統計出的光伏組件常見缺陷頻次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組件熱斑、組件遮擋和組件破損是占比最高的幾種缺陷,其次是組件安裝角度不一致,再者是組件功率異常衰減、組件被大風吹翻和組件接線盒燒毀等問題。

光伏組件常見缺陷頻次統計圖
遠程診斷的12座電站中,有三分之一的電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組件熱斑現象,在組件常見缺陷中占比達到29.84%,這個比例是非常的高。組件熱斑的主要危害是安全隱患。
其次是組件遮擋,這是現場反饋的一些典型的組件遮擋圖片,像電線桿造成陰影遮擋、組件前后排陰影遮擋、組件左右之間陰影遮擋,以及組件被灌木遮擋等等,那么遮擋之后就會造成整個支路電流的偏低。那么在遠程診斷中,有一半的電站存在灌木遮擋、鳥糞遮擋、電線桿遮擋等問題,在組件常見缺陷中占比達到29.84%,這個比例也是非常的高,對發電量的影響也非常大。
在遠程診斷電站中,有80%以上的電站存在匯流箱采集模塊未調零、采集模塊系數設置不合理、采集模塊故障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采集到的匯流箱支路電流異常偏高、偏低、恒值或為零等,典型的數據表征為:支路電流值異常偏高、支路電流幾乎為恒值,再就是通訊恒值、通訊時有時無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遠程診斷專家線上的數據分析與判斷,因此準確的數據采集和穩定的通訊是保障智能化系統和大數據分析手段得以應用的基本前提。
從2014年到2016年期間,現場診斷的100座光伏電站中,挑選出的50座典型電站,通過現場診斷案例集包含光伏電站運維現狀分析、主要設備問題案例、常見安全隱患案例、日常管理疏漏案例、典型電站可提升電量案例分析。
通過50座典型電站現場診斷分析,我們得出了4條核心的結論:
1)、發電量提升空間巨大,平均可達5.92%;
2)、設備故障頻發,且不能及時發現,造成電站發電量的持久損失;
3)、安全隱患叢生,易造成資產損失及人身傷害;
4)、日常管理不到位,缺少專業的運維管理體系,致使電站的運維成效難以保證。
從50座典型電站的發電量提升空間分析表中可以看出:50座電站中只有11個電站發電量提升空間小于3%,有6個電站發電量提升空間大于11%,有29座電站也就是多一半的電站發電量提升空間在3%~8%之間,50座電站的平均發電量提升空間為5.92%,可見發電量提升空間非常的巨大。
安全隱患這塊我們主要從火災風險、人身傷害風險、自然災害風險和安全管理風險四個方面進行50座典型電站的安全隱患分析。
光伏電站安全隱患統計表

從50座典型電站的安全隱患統計表中可以看出:組件熱斑問題比較嚴重,50座電站中有49座電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組件熱斑現象;安全管理風險這塊則是整個安全隱患中的重災區。所以說大多數光伏電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電站人員和設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