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伏投資布局從西部向東部轉移,光伏產業屢現新玩法。所謂漁光互補,即水上發電,水下養殖,并導入旅游業態,實現綜合開發,三產融合。
“光伏+”成投資新趨向
投資東移,是近年來光伏業發展的新方向。作為竹嶼光伏電站的投建方,陽光能源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商。2010年左右,陽光能源開始進軍光伏電站開發領域。和大部分同業者一樣,其最初的投資重點也是西北地區。但西部愈演愈烈的棄光限電,制約著光伏企業的發展。
竹嶼光伏電站項目經理余尚賢坦言,去年,陽光能源位于甘肅蘭州的項目棄光率超過60%,最嚴重的年份,則逼近40%。
這樣的背景下,光伏企業紛紛謀劃向用電需求大的東部地區布局。但相較于西部,東部土地資源匱乏,光伏建設指標成為業內競相爭奪的香餑餑。
“當前,傳統的地面集中式光伏項目,已很難拿到指標。”余尚賢表示,正因如此,業內開始玩起以集約化開發為導向的“光伏+”模式。2013年,陽光能源在安徽合肥試水的光伏扶貧,便是其中代表。
光伏與現代農業的結合,是“光伏+”的另一種玩法。去年4月,漳浦縣赤土鄉的農光互補電站一期工程實現并網發電。作為全省首個農光互補項目,其主要運作模式為“大棚頂上發電,棚下種菜”。
目前,陽光能源又將目光投向了漁光互補領域。“通過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互融互補,積極利用水面、灘涂等資源,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協同發展模式。該模式既具有無污染零排放的發電能力,又不額外占用土地,可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余尚賢說,今年上半年,陽光能源在全國投資了22個漁光互補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1GW。
漁業大省福建自然是重點投資區域。竹嶼光伏電站是其在福建投資的首個項目。“本地年可利用光照時長有近1130小時,自然條件較好。”漳浦鹽場黨委書記楊躍進表示,該項目所利用的2000余畝近海水域,原是國有半廢棄水庫。早年,老百姓自發地在其中低密度養殖斑節蝦等水產,粗放經營,效益有限。他期待,漁光互補項目,能夠帶著本土養殖業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
構建三產融合新范式
相比地面式光伏電站,漁光互補項目有自身的技術特性。
“光伏組件架設于鹽場水面,水體鹽度高,腐蝕性強。”項目技術人員王國柱表示,為了提高抗腐蝕性能,光伏設備支架采用熱鍍鋅材料,且鍍層厚度高達80mm,遠高于普通項目。加上考慮到漳浦屬于臺風多發地,竹嶼電站多采用雙玻組件、固定支架穩定性更好的材料。
漁光互補項目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于,由于光伏面板的遮擋,水體能吸收的陽光有限,水體環境不利于魚蝦生產。因此,漏光率與通風性能的把握尤其重要。
“經過技術評估與測算,我們將光伏支柱的長度,增加到高于水面近4米,同時將間距控制在6.2米以上,以此保障水體的通風與光照條件,并方便養殖人員在光伏面板下作業。”陽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區域總監武華表示,這樣一來,水面漏光率可達到45%至50%,“充分的光照條件使得水體衛生條件得到保證,且水溫能夠保持在35℃左右的合理水平,避免夏天因為水體溫度過高,造成魚蝦排塘”。
事實上,比起地面式光伏電站,漁光互補電站由于架設于水面上,且分布密度較低,擁有更好的通風與降溫環境,這對于延長光伏發電組件壽命、提高發電效率較為有利。
養殖條件得到保障后,陽光能源選擇與漳州本地一家專業的漁業公司跨業合作,以解決養殖技術、市場通路等問題。“我們將優先選擇喜陰特色魚類,免除了架設遮光網的成本。”武華表示,未來,漁業公司將對魚塘進行分割,實現多種水產品精細化養殖。
在漁光互補的基礎上,休閑旅游也有了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在岸邊留足了15米到30米寬的水面空間,用于建立觀光平臺。未來,游客可以通過平臺一覽連片光伏面板景觀。”武華說,按照設想,未來還將有更多旅游業態與光伏電站結合,譬如在岸邊設立垂釣區域,周邊配套農家樂,在光伏面板上加裝霓虹燈,打造夜景工程。
同時,當地還將利用光伏元素,打造一個科普教育基地。“我們將打造模擬光伏發電系統,普及新能源知識。”武華說。
光伏投資與鄉村發展互饋
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以綜合開發為主要特征的光伏開發模式,方興未艾。但有意將竹嶼電站打造為同業標桿的武華表示,該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業內缺少足夠成熟的案例可作為借鑒。“光伏+農業”要走得更遠,還有不少難題需要破解。
譬如,行業內缺乏農業光伏項目的標準與規范,市場秩序遲遲未建立;不少投資客盲目跟隨,卻忽視了農業光伏與傳統光伏項目有著不同的發展邏輯、技術體系與商業模式。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是警惕避免光伏資本下鄉之后,帶來的潛在非農化傾向。
對此,楊躍進有自己的理解:“農業光伏項目必須立足于綜合開發,多產融合,尤其應該帶動本土鄉民的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多就業、創業的機會與平臺。”
“在漁業養殖方面,優先錄用本地勞動力。我們也在考慮以合作社入股的方式,讓本地老百姓更深入地參與其中。”武華規劃了未來鹽場老百姓分享項目紅利的場景,“此外,我們還將打造惠民的配套工程,比如,在光伏廠區周邊建綠化帶與步行棧道,打造光伏主題公園,讓老百姓日常有更多的休憩空間。”
光伏項目與鄉村發展互饋的更多可能性,將來自未來的旅游業。事實上,漳浦鹽場已有了初步設想。“我們將依托漁光項目,進行更深入的旅游開發。”楊躍進表示,漳浦鹽場歷史悠久,未來將結合鹽與光伏元素,進行主題開發,古法曬鹽工藝的展示、體驗,鹽浴、鹽雕等旅游產品,都可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