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優化技術的核心是將快速關閉功能與最大功率點追蹤功能集成入光伏組件,這一先進設計的應用使得太陽能轉化系統不再受傳統光伏系統以及各個組件的限制,從而提升轉化效率和輸出功率,為太陽能收集轉化和利用的發展進步起到了革命性的推進作用。

突破性雙核設計提升產品性價比
基于微型逆變器及組件級監控領域的豐富經驗,昱能自主研發了直流優化器OPT700系列產品。傳統的直流功率優化器一般為單核設計,即一個直流優化器為一塊組件服務。而昱能研發的這款直流優化器為獨特的雙核結構設計,即一個直流優化器可以連接兩塊組件,同時對兩塊組件起到直流優化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降低了每瓦的價格。在達成世界一流直流功率優化器性能的同時,預計價格降低30%以上。
最大直流輸入達310W發電量提升5%~25%
在分布式光伏建筑或光伏建筑(BIPV)領域,由于地勢、環境等因素復雜,組件朝向、陰影遮擋等問題一直影響是發電量的“罪魁禍首”。昱能這款雙核直流優化器具有獨立MPPT跟蹤功能,每塊組件可以獨立的工作在最大的輸出功率點,避免由于組件的參數不匹配,光照不均勻等因素降低系統輸出功率,可提升5%~25%的系統電能產出。
實現快速消防級關斷、解決光伏電站火災施救難題
傳統的串行系統有兩大風險:高壓電弧風險與施救風險。在傳統系統中,整串線路電壓累計,一般可以達到600V~1000V的高壓。當系統長年累月運行,電線絕緣層腐蝕后電線容易裸露,非常容易產生直流電弧,引發火災?;馂陌l生時,對直流側而言,只要有光照組件就會發電,高電壓一直存在,救火工作十分危險,只能從遠處控制火勢。直流優化器安裝在每個組件直流輸出端,再通過逆變器并入電網。當逆變器與電網斷開時,交流端輸出為0V時,直流優化器會自動切斷連接,直流端電壓僅為30V-40V(組件開路電壓)。這就解決了光伏電站的一大難題—施救風險。美國現已正式出臺文件規定:在光伏發電系統中,交流電閘關閉時,直流側電壓不應超過80V。此規定已于2014年通過,2017年將強制執行。

非智能不投資
人類已經逐步走進了一個智能化的時代。“非智能,不投資”成了一個熱議話題,引領著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昱能直流優化器可配合ECU(EnergyCommunicationUnit)使用,實現對每一塊太陽能板的發電量(電壓電流頻率)、設備溫度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將信息接入英特網,到達全球伺服器,使用戶可以在任何有網絡信號的地方,即時看到每一塊太陽能板發電情況,不僅在能源互聯網上實現了用戶的極致體驗,而且遠程監控也大大提高了系統運維、故障排查的效率。
著眼未來進一步提升系統效率
由于國內光伏市場發展,光伏組件技術相對瓶頸,各大組件廠紛紛推出疊片、半片、黑硅、N型、雙玻雙面、多珊等多款新型組件,希望能夠占領技術制高點。其中雙玻雙面組件是相對成熟的技術,據相關數據顯示,可將系統效率提高30%以上,而該系列產品的推廣,組件之間不同步(mismatch)進一步增大,優化器、微型逆變器都是理想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