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8月份,保利協鑫就曾對外公布,該公司與美國SunEdison各公司簽署了協議,保利協鑫將以1.5億美元的全現金方式收購SunEdison及其附屬公司SunEdisonProductsSingapore、MEMCPasadena和Solaicx的部分技術和資產。

但彼時這項收購還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其中包括有無其他出價競爭,以及美國破產法院的裁決、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外國投資委員,以及中國商務部和新加坡相關部門的審查結果。
而今,保利協鑫宣布完成了對美國SunEdison的收購案,則意味著上述障礙已被逐一跨越。
完善硅烷流化床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與預案不同,此番保利協鑫并未收購了韓國SMP股權。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專注于技術收購。例如,其未收購美國及韓國的現有制造工廠和生產線,只是接收美國的技術及研發人員,也不承擔韓國項目的債務。”
如此一來,保利協鑫收購SunEdison,將獲得電子級硅烷流化床顆粒硅技術及資產、第五代CCZ連續直拉單晶技術及資產、包含相關設備及知識產權等“干貨”。
其中,針對電子級硅烷流化床顆粒硅技術,保利協鑫相關人士認為,“盡管國內晶硅生產企業大都還在采用傳統的西門子改良技術,但未來肯定會被更先進的硅烷流化床技術取代”。
而硅烷流化床顆粒硅技術正是SunEdison附屬公司MEMCPasadena公司開發的技術。業界普遍看好流化床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大幅度降低多晶硅以及單晶硅成本的新技術。
材料行業專家表示,相比傳統的西門子改良生產技術,硅烷流化床技術有兩大突出好處。協鑫選擇的硅烷流化床法承接了改良西門子法的三氯氫硅原料,利用了改良西門子法的部分工藝段,比改良西門子法流程大幅度縮短,完全反應很少副產物,這一方面大大節省能耗,硅烷流化床全程耗電在25度以下,是現有最好的西門子改良技術的35%左右;大幅度降低成本,是現有最好的西門子改良技術的一半。
事實上,早在此前,保利協鑫已從2013年開始,在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技術基礎上投入硅烷流化床新工藝,其萬噸硅烷和3000噸流化床項目于2015年投入試生產。
保利協鑫的公告中稱,收購能夠“大幅改善其單晶錠生產的拉晶效率和質素”,如果這一技術能夠量化為產能,那么保利協鑫單晶硅生產的成本優勢就能顯現。而做為業務主力的多晶硅片也通過全面導入金剛線切大幅度降低成本,再次拉開市場上普通P型單晶技術的差距,實現單多晶并舉,進一步鞏固提升其光伏原料龍頭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SunEdison原名MEMC,曾是美國太陽能巨頭、全球最大潔凈能源開發商。該公司始創于1959年,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及光伏行業硅材料的鼻祖之一。該公司長期為全球領先光伏組件企業提供多晶硅原料、硅片等產品,并于2010年逐漸向光伏電站開發領域拓展。因進入電站開發領域后過度擴張造成經營不善,該公司于2016年4月19日正式遞交Chapter11破產保護申請進入破產重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