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以來的幾個業內比較關注的大型地面項目的技術路線看,組件N型雙面化趨勢超預期。市場需求已經驗證,高效化被下游所認可。幾乎所有的集采項目,或多或少都有N型標段,龍頭企業集采N型比例不斷提高,對于電站投資方,高效N型組件的經濟性和盈利性更強。另一個現象,N型組件作為下一代主流高效技術已經引入了若干的競爭者,但在N型技術的效率和成本控制還有較大差距。這一點從近期幾家頭部企業N型產能擴張也能略窺一二。
目前看來,各家央國企企業的項目技術路線正快速向高效發展,越來越明顯的是,N型雙面特別是N型Topcon雙面將成為主流高效電池技術,目前也是各企業采用最多的新技術類型,這得益于其在不提高太多成本的基礎上可以助力組件提升15~20W功率。
從報價水平來看,排除個別企業特殊報價之外,N型由于它更高的效率、功率和更高的單瓦發電量,N型單晶雙面的報價高于P型PERC,享有每瓦9分到1毛的溢價空間。根據測算,大部份項目要求供貨時間將集中于三、四季度,這也將為N型組件的供應能力帶來挑戰。N型的產能將保障其滲透率不斷提升。N型產品的應用加速將進一步推動單晶產品的需求。
高效技術的發展,最終的目標是推動平價上網的到來,所以在高效技術迭出的時代,依然需要性價比高的產品。國電投等龍頭企業,將加速高效N型技術更新速度,未來項目將部份甚至全部轉向下一代產品,下游高效化趨勢明顯。從供應端看來,擴產N型TOPCon高效電池/組件的企業明顯增多,產能釋放帶動需求,供給快速增長也會進一步保證高效產品的性價比。
正如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所認為的,“高效N型組件經濟效益達到顯現拐點,N型相比PERC組件的溢價體現在每瓦攤銷的組件面積相關成本減少與雙面、高溫、光衰、弱光增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