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樣本企業的經營效率排名來看,帝科股份、上機數控、海優新材、愛旭股份、福斯特位居前五位,五家企業均采取“聚焦”戰略。頭部企業中,通威股份位居第六,隆基股份位居第八,晶澳科技位居第十二,中環股份位居第十七,可見經營的高效是優秀企業的必備因素之一。

在經營效率同比變動的排名中,中環股份相比于去年同期提升80%,TCL的入主對于企業的改變顯而易見;大全能源、上機數控受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資產變現能力分別提升73%和65%。頭部企業中,隆基股份、愛旭股份的總資產周轉率均提升23%,晶澳科技提高10%,通威股份則保持穩定。值得一提的是,愛旭股份雖然受原材料價格暴漲的影響會計利潤大幅下降,但其資產的變現能力是穩步提升的,待硅料價格進入下行周期后,其業績修復令人期待。

在樣本企業中,共有33家企業采取了“聚焦”戰略(以下簡稱“聚焦陣營”),即專注于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其占比達到76.74%;共有8家企業采取了“多元化”戰略(以下簡稱“多元化陣營”),即專注于兩個及以上產業鏈環節,且各個業務板塊間的收入占比相對均衡,其占比為18.60%;共有2家企業采取了“一體化”戰略(以下簡稱“一體化陣營”),即涉足多個產業鏈環節,且上游環節的主要功能是為下游環節做配套,其占比為4.65%。

三大陣營中,一體化陣營的總資產周轉率平均水平(本文中的平均水平均指中位數)最高,達到0.58,主要原因為應收賬款周轉率(6.5)顯著高于樣本平均水平(3.64),企業的營運能力較強。同時,資本結構中流動資產的占比達到61%,放大了較強營運能力給經營效率帶來的有利影響。此外,固定資產周轉率與樣本平均水平趨同,均為1.94,整體較為均衡。單純從數據上看,一體化戰略雖然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本支出,理論上管理成本也更高,但受益于供應鏈的穩定以及強大的綜合實力,反而提高了企業的營運能力??紤]到陣營中的兩家企業隆基股份與晶澳科技的營收規模均為百億級別,且均以組件產品為主,因此品牌與渠道能力或許是支撐經營效率的關鍵。
多元化陣營的總資產周轉率水平最低,僅為0.3,資產結構中流動資產的占比僅為43%,固定資產規模相對較高。從數據上看,導致經營效率低下的關鍵原因在于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固定資產周轉率較低,兩者僅為1.95和1.57,顯著低于3.64和1.94的樣本平均水平。結合陣營中各個企業的業務結構來看,涉足光伏發電業務的企業的上述兩大指標均較低。在剔除涉足發電業務的企業以后,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固定資產周轉率分別提升至3.82和1.91。由此可見,雖然發電業務的盈利能力較強,但卻拉低了企業的經營效率。
聚焦陣營的樣本數量最多,所涉及產業鏈環節也較為廣泛,而不同環節的經營效率又具有顯著差別??傮w來看,聚焦陣營的總資產周轉率與營運能力均略低于樣本平均水平,處于中間的位置。不過,其固定資產周轉率達到2.21,為三大陣營中的最高水平。

聚焦陣營中,光伏設備、光伏玻璃、光伏逆變器三大領域的樣本企業最多,分別為5家、4家和4家。如果按照輔材(含逆變器、支架等)、主產業鏈制造環節、光伏設備和發電四大類來劃分,輔材企業達到17家,占比為52%,其他三大類分別為8家、5家和3家。

具體來看,光伏設備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為0.39,顯著低于樣本平均水平,主要受到營運能力不佳的影響,其中存貨周轉率僅為0.68,同時,應收賬款周轉率也相對較低。不過,其固定資產周轉率高達13.54,但由于流動資產占比在90%左右,因此對企業經營效率的影響較低。

光伏玻璃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為0.4,與樣本平均水平相差不大。其中,存貨周轉率顯著高于平均水平,達到6.54,同時應收賬款周轉率也相對較高,因此企業的營運能力較強。不過,固定資產周轉率僅有1.28,顯著低于平均水平,因此拉低了整體經營效率。

逆變器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為0.42,與樣本平均水平趨同。其中,存貨周轉率水平顯著低于平均水平,僅為1.55,營運能力不佳。雖然固定資產周轉率顯著高于平均水平,達到3.99,但由于資產結構中流動資產占比達到80%,因此對經營效率的影響有限。

在主產業鏈制造環節中,硅片、電池片和硅料三大環節的經營效率均顯著高于樣本平均水平,體現了聚焦戰略所帶來的經營效率優勢。組件環節的經營效率趨同于樣本平均水平,但顯著低于實行一體化戰略的組件企業,這或許也是頭部企業堅定實行一體化戰略的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第一,雖然2021年受硅料價格暴漲的影響,光伏企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了顯著分化,但大多數企業的資產變現能力是顯著提升的,尤其是頭部企業。
第二,采取一體化戰略的企業的資產結構中主要以流動資產為主,企業的營運能力更強,同時固定資產周轉率也不弱,經營效率極佳。不過,品牌與渠道能力或許是經營效率的基礎。
第三,采取多元化戰略的企業,長期資產占比較高,一般接近60%。而不涉足發電業務的企業,經營效率一般較高。不過,多數主產業鏈制造環節企業或多或少會涉足發電業務。
第四,采取聚焦戰略的企業,多以輔材及逆變器、光伏設備企業為主。在主產業鏈制造環節中,組件環節的經營效率最低,結合經營層面,或許其更適合一體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