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招標公告,為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同時積極響應、落實政府“能耗雙控”政策,現啟動光伏能源戰略合作商引入工作。
在投標人資格條件方面,投標人累計光伏裝機量在1.5GW以上,2020年年末凈資產須達到10億元,投標人應提供不少于3個類似項目的案例,每個案例的光伏建設規模不小于10000平方米,且發電量不小于1MWp。
事實上,中國郵政此前就已經利用其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郵件分發處理中心、郵政儲蓄網點等辦公場所建設了數十個分布式光伏項目。據相關資料查詢,中國郵政各類對外服務網點的生產用房總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覆蓋全國幾乎所有的省、市、縣及自治區,約2/3的網點分布在縣及縣以下的農村地區,天然適配分布式光伏的應用場景。
隨著光伏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以及“雙碳目標”的提出,中國郵政開始逐步加大了在光伏領域自主投資項目的開發,近日山東下發的10.5GW光伏市場化項目,中國郵政便拿下了20MW的光伏項目。
伴隨中國郵政進軍光伏項目開發的是中國郵政旗下的郵政儲蓄早已在光伏金融領域深耕多年。截止到9月末,郵儲銀行綠色貸款余額3467.43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23.42%,光伏作為重點支持的方向與領域,既有數億元的光伏制造業和地面項目的授信與融資租賃,也有5~10萬左右的分布式、戶用貸款,服務幾乎覆蓋了光伏行業各環節的金融領域。
除此外,郵政還利用其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打造了光伏專列運輸,與光伏企業展開了物流運輸合作。10月28日,天合光能首次采用專列形式運輸光伏組件,常州郵政采用包車配送形式,在歷經5天后順利抵達格爾木。對比8天至10天的常規運輸,光伏專列節約了4天至6天的在途時間,充分利用郵政合同物流項目化管理經驗,在提升運營質量的同時有效降本。

事實上,伴隨“雙碳目標”與綠色發展的理念愈發深入社會各界后,光伏跨界投資已并非新鮮事。
在中字頭的央企中,除中國郵政外,中國煙草也在今年陸續啟動了一批生產廠房、物流運輸點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招標;中國鐵塔則基于通信信號塔早已陸續建設了一部光伏項目,并完成了光伏設備、EPC以及設計勘察等一系列招標;中石油、中石化等化工央企更是“雙碳目標”下堅定不移的支持者與推進者,加油站、油田等場景的光伏應用項目案例比比皆是……

鐵塔光伏項目
就在今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和中國鐵建合作開發的南水北調北京段房橋光伏項目,正式落地北京房山區中鐵十四局集團房橋公司生產基地。據悉,該項目規劃利用中鐵十四局集團房橋公司4.6萬平方米屋頂,建設裝機容量為5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當央企在積極跨界光伏的同時,民營企業則早已先知先覺。例如物流行業的京東、菜鳥、順豐等企業也在陸續布局、投資光伏項目。2020年,京東宣布將聯合合作伙伴共建全球屋頂光伏發電產能最大的生態體系,目前正加大在京東物流亞洲一號等智能物流園區、智能產業園區全面推廣布局和應用以光伏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預計在2021年底光伏電站裝機總量將達到200兆瓦。
近日,京東明確表示到2030 年,將聯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產能生態體系。目前,京東已經完成第一批12座智能產業園的光伏發電系統安裝,預計用3 年的時間,搭建起 1000 兆瓦的光伏發電能力,能夠為 85% 的京東智能產業園提供綠色能源。

而菜鳥更是早在2017年就已經完成了一批菜鳥網絡物流園區屋頂光伏電站的建設,由正泰和隆基中標了該項目。順豐也在今年6月份發布了物流行業首份《碳目標白皮書》,將在2021年到2030年期間,通過調整用能結構,采取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在產業園投建光伏。
在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的加持下,建筑、房地產等行業也在借“東風”大舉進軍光伏領域。11月15日,龍元建設發布公告稱,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政府與公司就推進整縣分布式光伏開發工作于近日簽訂了《渭南市華州區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開發合作協議》,擬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政府將其管轄區域內屋頂資源,包括但不限于黨政機關辦公樓、學校、停車棚、醫院、活動中心、產業園區等公建項目交由龍元建設開展光伏發電綜合建設工作,項目擬投資10億元,2023年12月底之前建成并網。
萬科也在近日表示,近日其萬物流業務已經就屋頂光伏開展相關行動,目前已完成部分園區分布式光伏的論證,將逐步統籌研究落地方案。萬達即將落地商業綜合體屋面光伏項目,第一批共選了8個項目試點,目前在招投標過程中。世茂股份把福建石獅世茂摩天城作為光伏發電首個試點,且后續將和陽光中科推進世茂多個商業體系項目的屋面光伏項目合作。新城控股將提供100多個吾悅廣場作為光伏場地,與國開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進行光伏項目開發……
家電行業的創維憑借屋頂光伏的融資租賃業務,股價三天之內暴漲80%,僅今年前三季度光伏業務給公司帶來了21.82億元收入,占總收入比重5.8%,光伏業務幾乎扮演著“英雄”的角色,一舉將創維拉出資金緊張的局面。除創維外,格力、TCL、深圳康佳等家電企業也是跨家光伏實力玩家。
拋開光伏項目開發投資領域外,光伏產業制造領域的跨界投資者也是不勝枚舉。民用炸藥領域的同德化工擬以3億元布局光伏多晶硅領域,拖鞋大佬寶峰時尚布局硅片領域,汽車行業的均達股份則攜資布局光伏電池,還有電機、起動器行業的星帥爾收購黃山富樂51%控股權布局光伏組件,康佳新材以20億元布局光伏玻璃領域。更有塔牌集團、海螺水泥、東南網架、蕭山鋼結構、深圳燃氣等一系列跨界企業在涌入火熱的光伏行業。
可以預見的是,光伏行業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無論是政策支持力度,還是社會資本傾向,光伏行業儼然正在成為全民參與的大眾行業,由此帶來巨大的機遇及挑戰正在成為行業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