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哪里找到光伏接入的屋頂資源?每個鎮街、村落遠景具備多大的光伏發電潛力?區域的配電網是否具備消納能力避免棄光、棄風現象?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以“網上電網”為載體,借助電網資源與土地控規“多規合一”等技術創新,推出的“光伏導航”工具正在回答這些問題。
這套“光伏導航”具有“找資源、算潛力、曬排名、做評估”等四大功能。
首先依據土地規劃,“光伏導航”會篩選出適合發展分布式光伏的地塊資源,建立專業分析模型,以聚合計算方式,評估到2025年、2035年和2050年,每一個行政村和供電網格的光伏發展潛力值,曬出在區域內的排名情況,并判斷每個供電網格的光伏消納平衡能力,再以紅、橙、黃、綠四種顏色標示出所在區域的光伏消納能力級別。

得益于“網上電網”匯集海量數據的優勢,“光伏導航”實現了從“地塊-村莊-網格-區縣”四個層級開展分布式光伏資源評估,針對每個網格具體情況開展配電網規劃,確保新能源光伏發電100%全消納。
“小至一幢樓,大到一個縣域,‘光伏導航’都能測出能建多少容量光伏電站,并定位出區域內哪個位置最適合發展光伏發電。”該項目開發負責人、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發展部楊翾介紹,以杭州臨平新城為例,“光伏導航”掃描發現全區可以發展光伏發電的屋頂資源為154.4萬平方米,而目前其中的96%仍等待開發利用。

除了定位發展光伏的屋頂,從遠景來看,“光伏導航”的核心還在于為全社會算清一本“減碳賬”。
在一張“雙碳地圖”實現市縣鎮碳排放“全景看 一網控”基礎上,“光伏導航”進一步為每一個行政村把“減碳”的賬算清算精算透,為杭州3117個村提供一個治碳、管碳、減碳的數字化工具。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