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低碳發展的理念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能源中心在臨港新片區投入使用,加上已經廣泛鋪開的屋頂光伏,以及重點發展的氫能源產業等,使區域實現更高效的節能和綠色發展,打造低碳發展示范區。
◆一批能源中心在建設中◆

港城廣場能源中心是臨港新片區首個以天然氣為一次能源,分布式供能為核心技術的區域集中供能綜合體項目。作為港城廣場的配套項目,能源中心在2015年與建筑項目開工同步籌建。
港城廣場運營單位上海展博置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港城廣場能源中心共分為兩期建設,一期采用傳統供能方式(燃氣鍋爐+冷水機組),二期在傳統供能方式增容的基礎上增加分布式供能系統作為熱源的補充,冬夏過渡季節能源中心設置的冷卻塔可通過板式換熱器向各地塊建筑不開機供冷,可降低項目設備運行能耗,進一步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

據了解,從去年4月份投入運行至今,根據對港城集團自營和周邊樓宇能耗的摸排情況,對系統運行能耗數據的綜合分析顯示,與常規系統相比,港城廣場能源中心綜合能耗降低了15%-20%。后期在港城廣場二期、三期樓宇建成并投入運營的情況下,預計綜合能耗總體降低達到25%以上。
小布從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建設和交通管理處獲悉,新片區更多的能源中心還在建設中。針對區域不同用能特性與資源稟賦,因地制宜開展能源設施建設,著力打造先進制造片區及主城區環湖帶集中供能(熱)示范項目。

其中,先進智造片區集中供熱項目一期覆蓋供熱面積4.5平方公里,2021年10月份可滿足首批用戶蒸汽需求,2022年底完成一期管網敷設工作。105金融灣能源站采用全電技術方案(冷水機組+空氣熱泵+電鍋爐+水蓄冷/熱),為105一環帶約73.2平方米的建筑提供高品質能源供應,2023年底具備對外供能能力。103科創總部灣能源站采用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為103一環帶約100萬平方米建筑集中供冷供熱,2023年12月具備正式供能條件。

而為了充分引導、促進集中供能模式在新片區落地,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先后出臺了相關實施辦法和管理辦法,并組織能源企業、開發主體、用能單位開展“集中供能相關發布及解讀活動”,幫助企業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多管齊下實現低碳◆

與還處在集中建設階段的集中供能相比,屋頂光伏已經在新片區廣泛鋪開。
上海臨港弘博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是臨港集團子公司,承擔了臨港新片區最大規模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任務。該公司總經理王泰介紹,從2016年開始,屋頂光伏在臨港快速推開,主要集中在產業區。
“能做的屋頂基本都做了,包括上海第一個全額并網的,和單體建筑最大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都在新片區。”王泰說。
據其介紹,從2015年至今,臨港弘博位于臨港新片區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達55兆瓦。其中,位于飛渡路的新興產業園D、E期項目,裝機容量5.9兆瓦,實行全額上網,年均發電量564.39萬度,一年可以節約標煤2031.82噸、年減排二氧化碳4476.21噸。

“臨港新片區一直在不遺余力推進清潔能源。”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杰說,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屋頂光伏是重要手段之一,“我們常說,廠房上要么種樹,要么分布光伏,努力推進新片區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
氫能源產業也是臨港新片區發展的一個重點。在臨港新片區能源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2年新片區將完成5座油氫合建站的前期立項報批工作。
根據臨港新片區綜合能源“十四五”規劃,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到50%??稍偕茉措娏φ茧娏οM總量的28%,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49%,能源結構將不斷優化。在系統布局新型能源基礎設施中,將實現新建廠房光伏屋頂全覆蓋。
到2025年,新片區天然氣供給能力將達到16.5億立方米/年,光伏累計裝機提高到340兆瓦,風電累計裝機提高到800兆瓦,新建交通綜合能源補給站13個,全力建設低碳城市。
【來源:浦東發布】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