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光伏電池已成為下一代技術
盡管PERC電池仍為光伏行業主流的電池技術,隨著PERC量產的轉化效率已接近24%左右的“天花板”, 進一步挖潛的空間不大,在“平價時代”驅使下,N 型單晶電池技術由于效率提升潛力巨大,且具有雙面率高、溫度系數低、無光衰、弱光性能好等優勢,被視為推動發電成本繼續下降的下一代電池技術。
據悉截止至2021年底預測全球N型組件產能將達到22GW,其中前三產能分別是中來股份 4.6GW,隆基股份3.55GW和晶澳科技2.55GW。

全球N型電池產能排名數據來源:EnergyTrend
TOPCon電池量產效率達24.5%
中來股份是光伏行業最早布局TOPCon技術且最早實現大規模量產的企業之一。2020年10月,中來發布了全新一代J-TOPCon2.0技術,據稱其量產平均效率可以實現24%以上,良率達到97%以上。作為國內最早實現GW級N型高效單晶電池規?;慨a的企業,公司已在N型TOPCon 電池技術領域奠定了領先地位及先發優勢,目前N型 TOPCon電池產能達2.1GW。
據了解中來股份于今年6月通過定增方案募集資金,計劃將投資年產16GW高效N型單晶電池智能工廠項目。項目使用TOPCon2.0技術,采用全球首創PORAID技術,真正做到高可靠、無繞鍍、無漏電風險,大幅度簡化了電池生產的工藝步驟,克服了市場上常規Topcon1.0技術使用LPCVD設備帶來的漏電流難題,確保了高可靠性,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良率,量產最高轉換效率達到 24.5%。

中來N型雙面技術路線圖
行業PERC技術組件龍頭隆基股份緊隨其后,在P型電池量產效率24%左右徘徊多年,開始在TOPCon技術上加碼。該公司于今年5月稱將擴產18GWN型電池,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實現銀川3GW電池產能釋放。
眾多光伏企業爭先布局
國內各大光伏企業均在積極布局N型電池。隨著光伏設備和材料的國產化日趨成熟,對于更高效電池的追求也成為市場的選擇,N型電池提效降本空間更大的優勢便體現出來。據ITRPV預測,隨著N型電池技術的發展,N型硅片(電池)市場份額將持續提升,2019年超過10%、2029年超過40%。因此搶先布局N型電池技術和市場是搶占光伏行業一席之地的關鍵性一步。
行業全面去補貼后,光伏發電需要依靠自身競爭力與傳統能源展開直接競爭,真正實現不依賴補貼的市場化自我持續發展,同時行業競爭格局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大量無法滿足“平價上網”要求的低效落后產能將加速淘汰,而“更高品質、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先進光伏產品將占據市場主導。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未來誰主天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