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譯陽副秘書長在報告中指出,全球疫情中光伏行業顯示出超強韌性,我國光伏披荊斬棘,實現了逆勢增長,2020年新增裝機48.2GW,新增裝機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連續6年位居全球首位,制造端四個主要環節實現兩位數增長,組件出口量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3%。2021年第一季度,光伏新增裝機5.3GW,同比增長34%;其中,光伏電站2.5GW,分布式光伏2.8GW,分布式光伏增長較快。2021年一季度,光伏發電量688億kWh,同比增長30%;發電利用小時數300小時,同比增加10小時;全國棄光率2.5%,同比下降0.75個百分點。2021年一季度我國多晶硅進口呈現量跌價漲的趨勢,反映出多晶硅價格的上漲。2020年光伏技術不斷進步,光伏電價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低于火電電價,成為最具競爭力的電力產品。
劉譯陽強調,中國光伏行業之所以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實現逆勢發展,核心是我們具備了超強的成本和價格優勢,已成為全球大部分地區最便宜的新建電源。但是當前多晶硅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極大地削弱了我們這樣的優勢,給今年實現大規模裝機蒙上陰影。歷史經驗一再證明,產業鏈企業越是在優勢地位時,越是在供不應求時,越要居安思危,站在全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立場上思考。過高的價格不僅會抑制需求,而且短期內過高的利潤率,不僅會影響上下游協同發展,更會吸引其他資本大舉進入行業,對當前的行業格局帶來挑戰,屆時又是一片殘酷的淘汰過程。中國光伏發展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我們希望行業領先企業要認真思考,畢竟我們光伏現在還沒有完全實現在可調可控前提下的平價上網,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們追求的也不是暴漲暴富,而是追求企業的基業常青。美國著名連鎖企業開市客(Costco)明確規定,所售商品的毛利率不得超過14%!明明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賺更多利潤,為什么不賺?在全球商業賣場受疫情嚴重沖擊下,開市客2020年利潤創歷史新高!他的商業邏輯和做法值得我們中國光伏行業企業好好研究!
劉譯陽說,如果參考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企業無形資產、網絡效應、轉化成本高昂、低成本競爭優勢),前三條護城河中國光伏行業企業現在都不具備,唯一能沾到邊的就是我們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制勝法寶。不要因為賺取短期利潤把這個唯一的護城河也自己給填平了。希望我們行業領軍企業能起到帶頭作用,認真的思考企業短期和長期利益關系,引領行業不斷降本,讓中國光伏在“碳達峰、碳中和”偉大征程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