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 18:15
-中國企業展示突破性創新制冷技術,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行業創新方案
北京2021年4月30日 /美通社/ -- 今天,落基山研究所(RMI)與中國制冷學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聯合舉辦了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頒獎儀式(中國場)。來自中國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組成的聯合團隊,以及來自日本的大金與日建設計株式會社組成的聯合團隊憑借杰出的技術創新力在8支入圍團隊中勝出。這兩支團隊基于其最新技術開發的房間空調器樣機可以實現比當今市場在售標準產品的氣候影響低80%的性能。如果這些技術在全球得以規?;茝V,到2050年能夠累計減少132Gt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王毅,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制冷學會理事長江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出席頒獎儀式并致辭,為獲獎團隊頒獎。30余位業內專家和行業人士也出席會議,并就中國零碳制冷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由落基山研究所、Conservation X實驗室、能效經濟聯盟(AEEE)和印度CEPT大學共同主辦,旨在探索制冷行業的突破性創新技術,為人類尋求氣候友好型制冷解決方案。自2018年底啟動以來,大獎賽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來自96個國家的2100多支團隊參賽。2019年11月,8支入圍團隊從139項技術申請中脫穎而出,最終兩支團隊獲勝。獲勝團隊研發的樣機結合了多項技術元素,包括可調節至極低制冷能力的變頻壓縮機、優化蒸發器設計和控制技術、冷凝器直接蒸發制冷、集成式太陽能光伏并使用直流電部件以及低GWP制冷劑。
劉燕華主任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進步。沒有顛覆性技術的突破,就很難滿足綠色低碳循環的要求。據測算,全球制冷占全球用電的10%左右。因此,制冷技術的突破是應對全球變暖的重大進展。”王毅委員表示:“中國作為最大的空調生產國和消費國,在制冷行業創新領域發揮著關鍵性引領作用。我們要在實現中國高質量發展和全面綠色轉型的同時,幫助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高他們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江億院士表示:“格力電器和清華大學作為中國制冷行業的優秀代表獲得這一成績,充分表明了我國在制冷領域的創新能力、研發和制造能力已經站在了世界最前列,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從制冷大國向制冷強國的轉變。”
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女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并在大賽中獲勝。格力零碳源技術從2012年開始研發,歷經九年時間不斷升級不斷完善。長期以來,格力電器致力于將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作為技術研究和開發的目標,秉持‘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這次獲獎不是我們的終點,只是我們的起點。中國是要走向世界的大國,我們要牢牢記住‘構建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要求,盡可能把我們的技術和世界去分享,這就是我們奮斗的目的。”
落基山研究所常務董事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婷女士表示:“落基山研究所將繼續推動零碳技術創新,積極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相關方開展合作,助力中國加速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
關于落基山研究所
落基山研究所(RMI)創立于1982年,是專業、獨立的非盈利機構。我們致力于通過提供市場化解決方案推動全球能源系統轉型,踐行1.5攝氏度溫控氣候目標,創造清潔、繁榮的零碳共享未來。我們與企業、政策制定者、社區和非政府機構合作,識別并規?;茝V能源系統轉型解決方案,旨在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美國科羅拉多州巴索爾特和博爾德、紐約市、加州奧克蘭及華盛頓特區設有辦事處。
關于中國制冷學會
中國制冷學會由原商業部于1977年牽頭成立,是我國制冷空調領域歷史最長的專業團體,是中國科協所屬的全國一級學會,代表中國加入國際制冷學會。目前,學會擁有單位會員近600家,個人會員20000余人;在低溫、制冷機械設備、冷藏凍結、冷藏運輸、空調熱泵,以及能量綜合應用等專業領域,廣泛的開展學術交流、出版發行、科普、標準制訂、政策和技術咨詢、工程師評定、人才舉薦、科技評估、科技獎勵、專業展覽和國國際交往等相關工作。中國制冷學會長期致力于推動制冷科技的創新、發展和應用,推動制冷科技人才的培養。
消息來源 : 落基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