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料價格快速上漲,進口料超110元/kg
根據硅業分會的統計,根據市場占有率約94.7%的8家硅料企業報價,不同類型的硅料價格一周上漲約12%!單晶硅片用的硅料價格已經超過100元/kg。
有消息稱,進口硅料的價格已經上漲至112元/kg,且供不應求!因此,近期沖擊到120元/kg是大概率事件。

圖片來源:硅業分會
PVInfolink每周的價格跟蹤中,硅料的價格也達到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歷史最高位,甚至高于2020年7月份兩起事故之后、市場極度緊缺時的報價。

數據來源:PVInfolink圖:2020年下半年以來硅料的價格走勢
二、硅片價格上漲,厚度更薄!
硅料價格的上漲,直接推高了硅片的成本。根據目前的技術,對于166~210的硅片,硅料價格每上漲10元/kg,硅片成本大約上升0.15~0.2元/片。
2月4日、5日,單晶硅片龍頭中環股份、隆基股份分別上調了硅片的價格,不同尺寸的硅片上調了0.1~0.15元/片。而當前的硅料價格,又比上次調價時上漲了約15元/kg。
詳見:《兩龍頭上調單晶硅片價格:0.1~0.15元/片》
除了價格的下調,硅片變薄是另外一個降本的手段!
2月5日,隆基股份在上調價格的同時,就將158.75mm、166mm的硅片厚度,由之前的175μm,變成170μm!由此可以節省大約3%的成本。但182mm的硅片厚度沒有調整。中環股份也在2月23日發出倡議,表示愿意配合下游客戶逐步推動170μm、165μm和160μm厚度單晶硅片的應用,以降低成本。

然而,據技術專家介紹,170μm硅片繼續變薄存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1)良率與產能不能兼得。目前的大尺寸硅片使硅片的切片難度大幅增加,切片的良率很難上升;硅片越薄,就需要用越細的金剛線切割。要保證良率,就要降低切割速度,影響產能。2)下游環節的配合。硅片如果進一步變薄到160μm,下游電池片環節的加工難度、組件封裝環節的碎片率,都會大幅增加;3)在應用端,組件可能會更容易發生隱裂。
上述這些問題,都是近幾年薄片化發展相對緩慢的重要原因。
面對硅料價格的快速上漲,繼2月5日調價之后,主要單晶硅片企業也上調了下個月的硅片報價。據電池片企業介紹,166~210mm規格的單晶硅片下個月的報價上調0.3~0.4元/W,大約會帶來電池片成本直接增加0.05元/W。
三、組件價格上漲!
上游的成本上漲,很快傳遞到組件環節。
除了硅材料的上漲,組件環節的封裝材料都屬于大宗商品,近期價格也快速上漲。
2021年1月份,中核匯能開展了1.3GW組件招標,中標價格在1.48~1.701元/W;用在廣東項目的組件中標價為1.48~1.54元/W。(詳見:中核1.3GW組件開標)
而在昨天開標的廣州發展1.08GW的組件招標中,最低報價為東方環晟(中環股份下屬組件企業)的1.52元/W,最高報價已經到1.78元/W。如下表所示。

多家組件企業表示,考慮到硅料成本、組件封裝材料成本的上漲,近期組件價格會出現4~5分/W的普漲。
四、光伏電站投資上漲
2020年光伏EPC曾經出現許多3元/W以內的中標價格(詳見:《僅2.8元/W,光伏項目EPC價格歷史新低!》)
筆者2020年開標的統計了104個EPC和小EPC(不含組件、逆變器)的價格發現,光伏項目EPC(含組件、逆變器)加權平均中標價格為3.28元/W;小EPC中標價格(不含組件、逆變器)加權平均中標價格為1.42元/W;如下圖所示。

2021年1月,各企業公示了1837MW光伏項目EPC中標結果。其中,不含組件、逆變器的小EPC項目加權中標價格為1.682元/W;含組件、逆變器的EPC項目加權中標價格為3.838元/W,均出現小幅的上漲。當然,這也與1月份公布的項目中,漁光互補項目占比多有一定關系。
除了EPC成本的上漲,光伏電站的前期開發費用、土地成本都在上漲。(詳見:無補貼時代,光伏項目開發的困境與突圍!)
另外,儲能成本已經是光伏電站投資中,不可避免的硬成本,已經有十幾個省份要求光伏電站加配一定比例的儲能,基本會帶來0.2~0.3元/W初始投資的增加。
面對各項成本的上漲,投資企業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