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示光伏4.4GW第五批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清單
10月19日,國家電網公布2020年第五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公告顯示此次納入2020年第五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的項目共計1276個,核準/備案容量5001.46兆瓦。
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數量7個,核準/備案容量393兆瓦;集中式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76個、1182個,核準/備案容量分別為2900兆瓦、1519.94兆瓦;集中式和分布式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10個、1個,核準/備案容量分別為188.5兆瓦、0.02兆瓦。
【市場】
Fitch報告:2025年全球將新增近10GW漂浮光伏項目
Fitch Solutions公司的一份報告稱,由于投資者的興趣愈發濃厚、項目不斷發展壯大,未來幾年,公用事業漂浮光伏項目將在全球起飛。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將開發近10GW新增漂浮光伏項目。中國、韓國、印度、泰國和越南等亞洲市場國家有望勝出。而截止至2019年年底,全球漂浮光伏裝機容量不足3GW,不及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的1%。Fitch的漂浮光伏電站統計數據包括16個總計逾11GW的新增太陽能項目。這些項目或處于規劃階段,或正在建設當中。亞洲主導了漂浮光伏項目建設,在16個項目中,亞洲占了14個,但由于許多項目低于50MW閾值,所以未被納入Fitch數據庫。
Fitch重點指出,當安裝在水庫上時,漂浮光伏具有減少水分蒸發、限制藻類生長的潛力。同時,水可以對電池組件產生冷卻作用,提高部分項目的發電量。同時,漂浮光伏和水電項目共址意味著輸配電基礎設施已經就位,降低了與并網相關的部分建設成本。
印度:擬考慮對太陽能逆變器征收基本關稅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影響,印度政府宣布推進本國制造業的發展。為了確保實現目標,印度政府提議對太陽能電池、組件和太陽能逆變器征收基本關稅(BCD)。計劃通過征收BCD令印度制造的價格低于進口到印度的產品的價格。
印度擬對太陽能組件、電池和逆變器征收該稅。不同之處在于,印度有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制造商,但當談及太陽能逆變器廠商時,大部分都是在印度設立了制造廠的全球性企業。印度幾乎沒有擁有可觀市場份額的本土太陽能逆變器制造商,這和組件制造商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大全:因平均售價暴漲,下調Q3多晶硅銷量指導值
由于市場價格達到12.5美元/kg,多家客戶推遲采購訂單,大型多晶硅生產商大全新能源被迫下調2020年三季度多晶硅銷量指導值。大全表示,2020年三季度,公司對外部客戶的多晶硅銷量約為13643噸,而此前指導值約為17000-17500噸。目前,單晶級硅料的市場均價約為11.5-12.5美元/kg,而2020年二季度的均價為7.0-7.5美元/kg。三季度平均售價預計約為9.13美元/kg。公司提出的三季度總生產成本和現金成本預期分別約為5.82美元/kg和4.88美元/kg。大全此前曾報道稱, 2020年二季度的多晶硅平均總生產成本為5.79美元/kg。
大全表示,新一輪的維護工作已經完成,多晶硅生產已于8月恢復到滿負荷狀態,2020年三季度產量約為18406噸,超過此前17500-18000噸的指導值。全年多晶硅產能指導值上調至75000-76000噸,略高于此前73000-75000噸的指導值。
【財經】
協鑫能科:擬不超10億元與道格資本成立產業并購基金
10月18日晚間,協鑫能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深圳道格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成立以清潔能源發電、綜合能源服務、能源科技、能源大數據、數據中心、危險廢物處理利用等產業之投資整合為主要方向的一系列產業投資并購基金。系列產業并購基金采取母子基金的架構,母基金認繳出資總額不超過10億元,協鑫能科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不超10億元。
中來股份:2020第三季營收漲44.85%
中來股份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36億元,同比增長44.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億元,同比增長15.73%。其中第三季度盈利1.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35%。
據中來資料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44.85%,主要系公司子公司高效電池業務以及電站業務增加所致;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126.28%,主要系公司對外投資產生投資收益所致。
上機數控:前三季度營收19億,增300%
10月22日下午,上機數控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收19.47億元,同比增長317.44%;凈利潤3.43億元,同比增長125.56%;基本每股收益1.4909元,同比增長125.14%。
對于營收增長三倍,上機數控表示,因拓展單晶硅業務,單晶硅產品銷售規模擴大,因而實現了巨大增長。雖然單晶硅的具體營收沒有透露,參照半年報,單晶硅業務的營收占比或將接近9成。
*ST猛獅:所持三門峽猛獅90%股權將被司法拍賣,前三季凈利預計虧損6.6-7.6億元
10月21日,*ST猛獅公布,控股子公司三門峽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門峽猛獅”)于近日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通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辦理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當升”)與公司全資子公司福建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福建猛獅”)的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擬對公司持有的三門峽猛獅的90%股權(出資額9000萬元人民幣)進行網絡司法拍賣。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ST猛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6.6億元~7.6億元,第三季度,*ST猛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2.1億元~3.1億元。
【企業】
保利協鑫:四川樂山顆粒硅項目開工建設
保利協鑫四川樂山顆粒硅項目10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這標志著保利協鑫核心黑科技顆粒硅項目“一體兩翼”工程正式落地。該公司就此步入顆粒硅產品智能制造新時代,為中國光伏平價上網提供助力。這已經不是協鑫的第一個10萬噸顆粒硅項目,在今年的9月8日,保利協鑫旗下江蘇中能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5.4萬噸顆粒硅項目正式開工擴建。
據悉,保利協鑫樂山顆粒硅項目位于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采用保利協鑫獨創的硅烷流化床法(FBR)批量生產顆粒硅,主要用于單晶硅連續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硅鑄錠鋪底以及塊狀多晶硅填隙增加裝爐量。高品質、低成本的顆粒硅產品目前在市場供不應求。FBR工藝相比傳統工藝,生產技術流程更短,后處理工序更少。同時,顆粒硅產品形似球狀,流動性好,更好滿足復投料尺寸要求,無需破碎工序,避免損耗和降低破碎成本,并消除破碎過程中引入雜質的風險。
中利集團:未來三至五年與北控能源擬開發3GW光伏電站
10月22日,中利集團公告,公司近日與聯交所主板上市企業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在全球范圍內的新能源市場開展合作或合資發展,預計在未來3-5年內合作(合資)開發各類地面電站項目總量約3GW。
橫店東磁:擬6億投建年產1.48億支高性能鋰電池項目
10月22日晚間,橫店東磁公布,公司新能源電池產業現已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根據目前的新項目和新客戶儲備情況,公司需要增加新的生產能力。鑒此,公司擬在浙江省東陽市橫店光伏園區投資新建年產1.48億支高性能鋰電池項目,投資估算61238萬元,其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49238萬元,新增流動資金12000萬元。
據悉,該項目將于2020年10月份啟動,擬利用一期原廠房改造14200㎡,新增建筑面積約24600㎡,新建18650圓柱型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計劃2021年7月建成并逐步投產,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新增銷售收入80330萬元,年利潤總額11077萬元。
易成新能:擬與陽光電源合資投建年產1.5GWh鋰離子電池項目
10月22日,易成新能發公告稱,為進一步做強做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增強抗風險能力,公司擬與新鄉市陽光電源制造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河南平煤陽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億元。
合資公司設立后,擬建設年產1.5GWh鋰離子電池項目建設期39個月,共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擬規劃產能1億支18650電池生產設備導入;二期工程擬規劃產能1億只21700電池生產設備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