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件企業實在太難了,兩頭受夾板氣!”A組件企業負責人感慨,“每天都有央企領導找我催發貨!但我們也沒辦法,我們買不到玻璃,就生產不出組件呀!”
“全亂套了!從供應到生產,全亂了!”B組件企業負責人說,”玻璃企業現在都不接受大單,都是按周供貨,甚至有的按天供貨。我們的生產和供應計劃完全亂了,都是看玻璃企業臉色。”
“我們老板已經親自去玻璃廠催貨了” C組件企業負責人說。
……
一、四季度組件需求規模預期超18GW
四季度,國內市場對光伏組件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根據之前對EPC招標的跟蹤,不完全統計,近期至少有13.67GW的大型地面電站開標、計劃年底前并網,組件需求基本產生在4季度。具體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跟蹤到部分計劃年底并網的地面電站項目

考慮到未跟蹤到項目、未招標項目,4季度的地面電站總規模應該在14.5GW以上。除了上述地面電站項目之外,預期還有:2.6GW以上的戶用項目需求(10月、11月各1.3GW+)
1GW的工商業項目需求(平均一個月30萬kW也不多)
綜上所述,4季度的組件需求應該在18GW以上。
二、四季度組件供應能力預期僅14GW左右
1、玻璃短缺導致二三線停產
目前,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的產能都很大,超過200GW;甚至前一段時間十分緊缺的硅料,供需也趨于平衡,價格出現了緩慢的下行趨勢。
目前,組件供應的“卡脖子”環節,就是——玻璃。
在之前的一系列文章《玻璃成光伏行業產能“堰塞湖”》、《搶完硅料搶玻璃,玻璃或成2021年最大贏家!》、《深度剖析:輔材對光伏市場格局的影響》中也闡述了玻璃緊缺的情況。
除了上述文章中介紹的,玻璃產能原本就不足的原因,還有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短缺:
1)2020年組件尺寸五花八門,導致對玻璃尺寸需求五花八門。為了滿足大硅片、大尺寸組件的需求一些玻璃企業在逐步進行技改,升級產線,造成短期產能下降;
2)上半年海外對雙面組件需求比例大幅提高,很多玻璃產能都由3.2mm的單面切換到2mm的雙面;然而,下半年國內市場訂單以單面為主,導致單面玻璃格外短缺的結構性失衡;
3)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造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很多企業停工,這也影響了玻璃供應。天津信義產線(500噸/日),彩虹新能源的延安項目(850噸/日),南玻A遷西二期(700噸/日),唐山金信遷西產線 (2150噸/日),安彩高科安陽項目(900噸/日),山西日盛達(700噸/日),拓日新能源(800噸/日)等產能都受到影響。這些玻璃產能可以支持6GW以上的產能。
根據PVInfolink的調研,目前市場上3.2mm鍍膜玻璃價格已經高達41-45元/平米!
然而,由于十月玻璃訂單在上旬已紛紛鎖定,二三線企業即使出高價也買不到貨;由于買不到玻璃,許多二三線企業已經停產;或者給能買到玻璃的大企業做代工。
2、國內四季度組件供應預期14GW左右
根據之前的調研情況,目前市場上玻璃的供應能力大約能保證14GW左右組件的需求,四季度為42GW左右。這就決定了四季度市場上組件的供應能力被現在在42GW左右。
眾所周知,對于大多數一線組件企業,80%以上的產品銷往海外,國內銷量不足20%。而且,對于組件企業來說,海外市場的價格高、利潤好;另外,海外訂單往往是三個月前、甚至半年前定下來的,執行的彈性比較少;而且,一旦海外市場發生違約,需要打國際官司,成本十分高昂。
四季度的主要項目投資企業是央企,之前央企組件的集采價格,高效組件最低甚至低至1.323元/W;雖然后期價格上漲之后也進行了重新議價,提升到1.58~1.6元/W,但在現在的輔材價格下,利潤也是極低的。據了解,目前市場上臨時性的小訂單,價格已經高達1.7元人民幣以上。
組件為了利潤極低的訂單,惹上國際官司,是極其不劃算的。
“我們四季度其實已經非常傾斜國內市場了”某組件企業負責人介紹,“國際訂單能緩供貨的我們都往后推了,盡量首先保證國內市場的大客戶”
根據調研,在各企業的努力下,四季度全國組件供應量約42GW,國內的供應量可以達到14GW左右。
三、投資企業要合理分配投產計劃
1、國內四季度組件供需有較大缺口
如前文所述,四季度國內市場:
組件的需求量在18GW以上,而供應量僅僅有14GW左右,產生了較大的缺口。于是,就產生了投資企業采購,到組件企業駐場催貨的情形。
投資企業的采購也一肚子苦水:“我們天天在一線,知道供應緊張,但上級領導不知道這個情況。我們央企的計劃性很強,年初定的目標沒有特殊情況都是要完成的,都是要考核的。我們完不成計劃,領導本來就有意見,如果再不表現積極點,就更沒法跟領導交代了。整天在廠子里盯著,一方面肯定有用,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姿態。”
無論怎么催,供需仍然會有缺口,必然有一些項目的組件供不上貨,無法在年底并網!那怎么辦?
2、認清形勢,對項目分級分類管理,保優質項目。
組件漲價之后,在之前的文章曾經做過漲價對收益的影響分析(詳見:兩張圖看清:競價項目要不要搶1231?)

投資每增加0.05元/W,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大概會下降0.2%左右;增加0.2元/W,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大概會下降0.8%左右;上網電價每下降0.01元/kWh,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大概會下降0.35%左右;下降0.02元/kWh,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大概會下降0.6%~0.8%。
而我們的競價項目中,很多項目的度電補貼不足0.02元/kWh,如下圖所示。這類低補貼項目,搶年底并網是極其不劃算的。

圖:2020年競價項目度電補貼強度的分布
因此,在目前供貨緊張的情況下,建議投資對公司內部計劃年底并網的項目進行分級分類評估。
1)手續不全的項目,可以暫緩;2)平價上網項目,可以暫緩;3)補貼太低的項目,可以暫緩;4)項目收益率低的項目,可以暫緩。
優先保障手續齊全、補貼高、收益高的優質項目并網。
據了解,部分央企已經接受組件供應不上、必須要舍棄部分項目的事實,已經對公司內部的全部項目進行了梳理,確定了優先級。
建議所有的投資企業都開展一下上述工作,緩解一下市場的壓力和緊張氣氛。明年上半年組件價格肯定會緩慢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