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新能源方面,通威公司以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同時致力于“漁光一體”終端電站的投資建設及運維。截至2019年底,通威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硅產能8萬噸,其中單晶料占比約90%;太陽能電池產能20GW,其中高效單晶電池17GW。通威已完成光伏全產業鏈布局,在規模與技術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產業鏈上游,通威旗下永祥股份經過四次技改升級,通威公司高純晶硅產能位列全球前三,產品質量、各類消耗水平和成本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產業鏈中游,通威太陽能深度切入太陽能發電核心設備和產品的研發、制造和推廣,現已實現總計12GW的電池片產能,是全球最大的晶硅電池片生產企業。在產業鏈終端,通威擁有發展分布式光伏的獨特優勢,并與現代漁業相結合,于全球首創“漁光一體”發展模式,將綠色智能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結合。
在綜合應用端,通威公司聚焦規?;?ldquo;漁光一體”基地開發與建設,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生態養殖+綠色能源的“漁光一體”模式,加強產業協同發展,通過篩選優質水面資源,并以確保電力消納條件為前提,探索新型水產養殖模式,不斷推動“漁光一體”基地規?;?、專業化、智能化發展,為通威公司、養殖戶及其他合作方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主要做法
(一)以技術及成本優勢強化光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國際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通威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硅產能8萬噸,在建產能7.5萬噸,在單晶料占比約90%的情況下,各項消耗指標及成本不斷降低,在產的樂山一期和包頭一期項目合計6萬噸產能生產成本低于4萬元/噸,隨著技術工藝的持續完善、產能規模的持續提升,通威公司在建項目達產后,成本水平將進一步優化。在太陽能電池方面,通威公司已形成20GW產能規模,位列全球首位。2019年太陽能電池行業平均非硅成本約0.31元/W,通威公司非硅成本為0.2-0.25元/W,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60%-80%,成本優勢明顯。未來隨著技術工藝的進步和產能的擴大,非硅成本將進一步下降。低成本和規?;瘍瀯菀研纬扇蚱放朴绊懥?,通威公司通過境外展會等形式,不斷尋求境內外合作伙伴,為國際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及產品基礎。
(二)高純晶硅核心技術領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成果,并處于行業的領先水平,為大規模的晶硅國際產能替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純晶硅方面,經過多年發展,通威公司在冷氫化、大型節能精餾、高效還原、尾氣回收、三氯氫硅合成、反歧化等高純晶硅核心技術領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成果,并處于行業先進水平,產品中單晶料占比約90%,并可實現N型料的批量供應,有效替代國內高品質硅料部分進口需求。截止報告期末,永祥股份累計申請專利267項,獲得授權的有136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114項。太陽能電池方面,通威公司著力打造了以行業內優秀專家為主體的研發團隊,在原子層沉積背鈍化、選擇性發射極工藝、多晶黑硅工藝、雙面電池、多主柵、高效組件等核心技術領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技術成果。一方面,通威公司聚焦目前太陽能電池主流PERC技術進一步提升和優化,包括在此基礎上疊加其他新型技術(如PERC+、TOPCON等),以提高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對行業新技術始終保持前瞻性的跟蹤和研發投入,通威公司HJT電池研發產線于2018年底啟動,2019年6月正式運行,經過持續研發改進,截止目前,HJT電池最高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4.6%。
(三)強化國際認證,打造國際通路。通威公司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良品率、碎片率、CTM值等多項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并獲得了國內外多項專業認證,包括歐洲CE認證、北美CSA認證、德國TUV南德認證,以及中國CQC認證等,為通威產品出口及境外布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推動“漁光一體”發展模式國際化發展布局,促進綠色智能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的業務模式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推廣應用。通威公司形成了“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漁光一體”創新發展模式,實現了智能養殖與清潔能源的綠色融合,這在“一帶一路”及清潔能源國際合作方面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在光伏發電方面,通威公司通過設計優化和技術創新,逐年降低光伏系統裝機成本。目前在建光伏項目的綜合成本已下降至4元/W以內,隨著新設計方案的進一步優化和技術的創新進步,2020年有望將成本降至3.5元/W以內,加快實現全面平價上網。通威的“漁光一體”發展模式可融合打造集新漁業、新能源在“一帶一路”及國際市場進行復制,未來可以形成通威公司國際化發展的獨特競爭模式。
三、相關啟示
(一)通威國際化可發揮雙主業優勢,以“漁光互補”特色突出國際化發展的綜合競爭力??紤]到通威的雙主業特點,可以充分發揮漁業與光伏資源相結合的優勢,通過促進跨界融合,加快形成“一帶一路”及光伏國際合作差異化經營模式,推廣境外“漁光互補”協同效應,走出一條有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之路。
(二)逐步完善國際化經營體系,充分對接通威公司獨特的“上游多晶硅、中游電池片、下游光伏電站”的垂直一體化布局。 通威新能源國際化與眾多新能源企業不同的地方是,其在硅料及電池片等方面擁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下一步的重點是要拓展下游光伏電站投資,特別是境外及“一帶一路”國家的電站投資,驅動通威公司國際化上規模、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