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為可再生能源中產業發展最為成熟的,根據中電聯數據,今年1-7月光伏累計新增裝機13.09GW,全年有望恢復至40-50GW區間,主要受益各環節技術快速迭代升級,推動平價上網來臨。機構指出,可再生能源滲透率中長期將不斷提升是大趨勢,隨著成本不斷下降,平價時代到來,未來5-10年滲透率將加速提升,建議重點關注有訂單+有業績+有持續性的光伏設備板塊。
核心邏輯
1、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戰略目標或將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11月底出征求意見稿,四月初的規劃編制通知曾指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的指引目標,此前國家層面亦曾多次提到這一目標。2019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已達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紤]到可再生能源成本在十四五期間還將進一步下降,且中國領導層面與政策層面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預計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戰略目標或將提前完成。
2、十四五期間內,國內光伏年均裝機量有望78GW+,全球有望266GW+。機構對十四五期間,國內及全球的光伏裝機進行預判,測算未來五年國內光伏年均裝機中值在78GW,光伏+風電達到103GW;全球光伏年均裝機量中值達到266GW,光伏+風電達到348GW。同時,測算得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每上調1%,其他假設不變下國內對應光伏裝機年新增18GW,全球對應光伏裝機年新增64GW。
3、未來光伏或從輔助能源逐步成長為主力能源。能源局此前提出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預計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基本滿足能源消費增量,2050年,可再生能源成為能源消費總量主體。光伏能源是過去十年間成本降幅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當前時點海外已實現平價,國內明年全面進入平價時代,隨著光伏度電成本及儲能成本的持續下降,光伏或從輔助能源逐步成長為主力能源。
4、光伏兼具長期成長性與格局優化。成長性角度,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空間巨大,光伏長期高成長確定性在科技板塊中具有優勢。確定性角度,光伏產業鏈國內話語權較強,受中美風險的影響小于部分科技細分行業。行業格局角度,光伏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寡頭壟斷屬性已現,確定性在科技板塊中較高。技術進步角度,光伏的技術革新對龍頭具有正面影響。此外,平價上網增加光伏行業盈利確定性,提升光伏運營商的盈利質量,有望提升行業估值。
5、新能源大趨勢全球認知,驅動估值上行。光伏、風電行業此前受到各國政策支持,由于成本持續下降,新能源行業已迎來全球無補貼平價上網。根據DCF模型,無補貼平價上網將帶來估值提升:需求呈現更高可見度長期化,現金流質量大幅改善,減少設備再投入成本。新能源大趨勢成為全球共識,新能源從業者、項目資本方、傳統能源企業、各國政府、大眾共識下,DCF模型適用程度進一步提升,將使投資者淡化盈利波動,使新能源估值提升。
利好公司
隨著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來臨,建議關注產業鏈各環節龍頭及垂直一體化布局企業: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中期來看光伏電池技術有望更新,建議關注在新技術領域布局較多的企業:山煤國際、邁為股份、捷佳偉創。
國內明年全面進入平價時代,隨著光伏度電成本及儲能成本的持續下降,光伏或從輔助能源逐步成長為主力能源。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錦浪科技、福斯特、愛旭股份、陽光電源、林洋能源、晶澳科技、福萊特,關注固得威、上能電氣、太陽能、大唐新能源、大全新能源、亞瑪頓、東方日升、捷佳偉創等。
從產業鏈各環節看,硅片和玻璃環節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馬太效應,現有龍頭企業的競爭力持續加強。因此,該產業鏈中的龍頭企業具備更好的需求和供給格局。此外,光伏行業需隨時關注新技術的發展。如隆基股份、福萊特、陽光電源、通威股份、愛旭股份、中環股份、捷佳偉創,相關公司有福斯特、晶盛機電、東方日升。
精選各環節優質賽道的領軍企業:
1)多晶硅料:供需反轉,景氣上行,標的為通威股份;
2)單晶硅片:硅片大型化提升盈利能力,標的為隆基股份、中環股份;
3)電池片:新技術尚未到來,大電池將成主流,標的為愛旭股份;
4)組件:集中度進入快速提升時代,受益標的為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
5)光伏玻璃:雙面趨勢確立,玻璃用量增加,受益標的為信義光能、亞瑪頓;
6)封裝膠膜:雙面帶來新型POE膠膜加速滲透趨勢,標的為福斯特;
7)逆變器:產品變革快,組串式逆變器龍頭有望突圍,受益標的為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固德威;
8)支架:跟蹤支架賽道優異增速較快,受益標的為中信博;
9)電站運營:可持續的穩健增長,受益標的為林洋能源、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