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綜合能源系統及其平臺的發展模式
網運一體、網業一體。在網絡建設的早期,網運一體成本主要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利用稀缺的管網資源占據著壟斷地位,建設、運營、調度集于一體,但是模式封閉、運營效率不高、市場化程度不高,典型代表是我國的鐵路網、正在推行改革前的電網。
隨著市場的發展,為了提高效率,網業分離(網運分離)成為市場的客觀需要。網業分離模式,是構建一個開放的、透明的、市場化程度高的平臺是基礎,也是平臺構建發展的目標。
對于那些不貼近客戶、不重視平臺發展的企業,即便擁有得天獨厚的客戶資源,其發展將受到制約。以中國移動為例,其在2007年推出一款支持移動端、網絡端互通的即時通訊應用,比微信提前4年時間,手握海量的客戶資源,但對研究客戶消費習慣、挖掘數據價值方面考慮不夠,未能跟上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最終被騰訊發布的微信占領了移動客戶端即時通訊應用的壟斷地位,被互聯網公司超越并拉開差距,到今天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逐步邊緣化。
對于即便已經構建平臺,但是沒有為客戶持續的創造價值,沒有在持續的創造價值過程中分享價值,沒有打通平臺型企業的商業模式,即便占有了客戶資源、建立了平臺,也難以避免失敗。在我國共享單車領域,無論是以質量取勝的膜拜單車,還是以成本為先的ofo,都沒有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最后都被已經找到價值創造點的美團、滴滴等平臺所收購。
在未來能源互聯網當中,國家電網公司敏銳的察覺到作為網絡運營商可能在網業分離的業態中失去中心地位,在2017年開始進入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發揮獨有的客戶資源優勢,通過推行智慧能源服務平臺,走進客戶,幫助挖掘客戶用能空間,增加客戶粘性,以期快速建立、優化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強化其在能源領域的壟斷地位,搶占為了能源互聯網時代的主導位置。
07以能源互聯網為目標的綜合能源系統特點
以能源互聯網為目標的綜合能源系統,其發展的構建與一般的消費互聯網(如阿里、京東、滴滴)有所區別。一般的消費互聯網通過補貼、促銷拓展用戶、激發用戶活躍度,但是綜合能源系統需要從企業的核心業務入手,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結合能源的行業特點,在核心業務的各個環節上實現標準化、數字化。
能源互聯網的推廣要比消費互聯網更難,其本身具有非常強的行業屬性,在搭建產業平臺時需要完備的知識體系作為支撐;另外,各個能源企業出于數據安全的考慮,在推進能源互聯時十分謹慎。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只有能源行業的專家才能開發行業平臺,而行業專家開發的平臺沒人愿意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E的Predix系統和西門子的MindSphere平臺。(Ben偷個懶哈,看不懂的同學自行度娘)
目前,一個折中的方案是將系統平臺進行社會分工,我分成三個層次,應用層(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平臺層(PaaS,Platform as aService)和基礎設施層(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目前參與綜合能源產業(能源互聯網)的主要企業均可以在這種分工中找到相應的位置所示(如下圖)。

綜合能源產業主要架構及其主要參與企業▲
SaaS層相當于工業場景中或者2B的App,通常由行業知識豐富的使用者自己開發,如五大發電集團,這里面也用通過利用自身網絡優勢從用戶端向下延伸的海瀾之家(對的,沒錯,就是男人的衣柜,海瀾之家),通過用電負荷聚集、優化實現用能成本下降。PaaS層面向企業應用軟件的開發者,為SaaS提供通用的技術支持平臺,一般由SaaS的企業使用者和軟件公司共同研發,這里可以由原來既有的網絡(平臺)擁有者來提供,比如兩網、新奧、華潤(既有天然氣管網,也有大量發電業務),也有一些能源行業的裝備制造商基于發電裝備進行平臺的開發。
IaaS層主要包含數據庫和計算能力,是亞馬遜、阿里巴巴、華為那樣的技術公司投資建設的互聯網基礎設施,這里把華為放在IaaS和Paas是因為華為在提供5G通信設備同時還是光伏逆變器的提供商之一。簡單講,三者的關系就是企業依托PaaS開發SaaS,再操作SaaS調用IaaS,實現各種生產和管理的功能。在這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之下,還有大量這圍繞這個生態的中小設備、服務供應商,作者在圖中就不一一列舉了。
08小結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了綜合能源產業的全貌,其目的是為用戶可持續的創造價值,不斷的提高用能效率,深入挖掘用能節能潛力需要綜合能源系統及其平臺。發展綜合能源系統、構建綜合能源平臺是大型能源集團的延伸和擴展,是由傳統能源供應商向綜合能源供應商、服務商的必然路徑,是未來發展能源互聯網的必由之路。